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 >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第2頁/共8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用明天的話來講就是:“這小我教誨後代的體例真奇特啊,如果用這類歪門正道,就是後代能當部長、總理,我也不肯意讓你們走這條路。”

顏之推提出的第三個教子原則是:保持恰當間隔,不成過分密切。

顏之推說:“吾見人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我看到世上有些父母,對後代不加以教誨,而隻是一味寵嬖,總感覺不能同意)。”還說:“父母嚴肅而有慈,則後代畏慎而生孝矣(做父母的既嚴肅又慈愛,那麼後代就會畏敬謹慎,並由此產生孝心了)。”就是說,他很分歧意普通人對後代隻愛不教,說隻要父母嚴肅又有慈愛,後代纔會害怕謹慎,對父母產生孝敬之心。

從以上謝安的故事,能夠看到魏晉士族是如何重視教誨後輩的,正因如此,士族才氣養成良好的家風或說家聲,這類家風或家聲是世代相傳的,是士族引覺得傲的,也是他們辨彆於其他階層的標記之一。如果家教不嚴,家聲廢弛,這個家屬就會落空社會職位和彆人的尊敬。隻要保持良好的家聲不墜,才氣代代都出優良的人才,使芝蘭玉樹長生於階庭,從而包管全部家屬長盛不衰,保護他們已有的政治職位和經濟好處。以是,如何把一個龐大的家屬辦理好、把後輩教誨好,是士族階層非常正視的事。在如許的背景下,一些有關家庭辦理與後輩教誨的著作就呈現了。中國第一本體係訓導先人如何教誨後輩、如何辦理家屬的書—《顏氏家訓》就是這一期間呈現的。

被稱為“百代家訓之祖”的《顏氏家訓》,作者叫顏之推,是南北朝期間的人,他所屬的山東琅邪顏氏也是魏晉南朝聞名的門閥士族。顏氏家屬是孔子最喜好的弟子顏回的後代,漢末今後逐步生長成為一個大士族。在曹魏時就出了幾個兩千石(就是明天的省、部級)的大官,東晉時的顏含做到侍中、國子祭酒,封西平縣侯。而後代代都有太守級的大官,南朝劉宋時的聞名墨客顏延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也是這個家屬的。顏之推是顏含的九世孫。這個家屬一向很昌隆,直到唐宋。比方唐朝馳名的學者顏師古,就是顏之推的孫子,聞名書法家顏真卿(平原太守)以及顏真卿的堂兄—在安史之亂中壯烈捐軀的顏杲卿(常山太守),也都是顏之推的後代。

謝安的夫人怪謝安冇有經驗兒子,謝安卻說:“我常自教兒。”這是甚麼意義呢?謝安的意義是,我不是不教兒,相反,我非常正視對兒子的教誨,我以我本身的言行隨時隨地在教我的兒子。謝安這話並不是強辯,他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視後輩教誨的長輩,他不但對教誨抓得緊,還非常重視教誨的體例,《世說新語·假譎》有一則故事寫他奇妙地改正侄兒謝玄的紈絝風俗:謝遏幼年時,好著紫羅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傷其意。乃譎與賭,得即燒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