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2頁/共5頁]
這位阮家女子冇有留下名字,我們隻好跟著劉義慶把她叫作“許允婦”,她是阮共的女兒,阮侃的mm,陳留尉氏人。陳留尉氏的阮家也是一個高門士族,阮籍就是這一家的。此條劉孝標註引《陳留誌》說阮侃是嵇康的朋友,如許猜測起來,阮侃應當是阮籍的族兄弟。這位阮家女子被劉義慶描述為“奇醜”,醜得許允一翻開蓋頭掉頭就走,不想再返來。但是她的聰明睿智一樣能夠用“奇”來描述,她傳聞來訪的客人是桓範,就鑒定桓範會勸許允再返來,果如所料。但許允看了第二眼,還是不想留下來,她扯住許允的衣衿,三言兩語就把許允問得語塞。許允到底也是個聰明人,立即對這個聰明的女子另眼相看。《世說新語·賢媛》接下去還寫了她的兩個故事,讓我們不得不平氣這位奇女子的見地。
實在魏晉期間的女子值得講的是很多的。一個女子在家庭中的職位很首要。母親智商的凹凸、品德的好壞起首決定孩子的部分基因,其次影響後代的教誨;同時作為老婆,還必定影響丈夫的言行。以是魏晉期間的高門遍及正視婚、宦(婚姻與退隱)二端,今後這便成為中國士族的傳統,是很有事理的。
我們再來看一則故事:
可惜如許一個才女卻嫁了一個笨伯王凝之。謝道韞嫁到王家以後,很不對勁,回孃家時大發牢騷,說:“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複有封、胡、羯、末。不料天壤當中乃有王郎!”阿大是謝尚,中郎是謝據,他倆是謝道韞的叔父輩,封、胡、羯、末彆離是謝韶、謝朗、謝玄、謝淵的小字,都是謝道韞的兄弟輩,前人把堂兄弟叫“群從”(“從”讀“縱”)。不管是長一輩的謝尚、謝據,還是同一輩的謝韶、謝朗、謝玄、謝淵,都是相稱優良的名流,冇想到本身卻嫁了個遠遠比不上諸謝的王凝之,也難怪才女謝道韞滿腔怨氣。更慘的是,王凝之堅信五鬥米道,孫恩造反時,擔負守城將軍的他竟然不好好設防,說已經請了鬼兵互助,成果天然一敗塗地,本身腦袋也搬了家,連帶四個兒子也一起賠了出來。才女謝道韞才高命薄,老景苦楚,令人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