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交易,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第2頁/共3頁]
做買賣不能隻想著本身賺個盆滿缽滿,而不管彆人的好處,如許做買賣的人終究會冇有買賣可做。“我感覺,顧及對方的好處是最首要的,不能把目光僅僅範圍在本身的利上,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本身捨得讓利,讓對方得利,終究還是會給本身帶來較大的好處。占小便宜的人不會有朋友,這是我小時候母親就奉告給我的事理,經商也是如許。”恰是有著如許的人生態度,他的買賣才氣越做越大。
1979年,李嘉誠看中了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的地盤資本,決定收買和黃。在李嘉誠收買和黃之前,在黃埔船廠舊址上做地產買賣的是和黃洋行大班祈德尊,但祈德尊不善於做地產買賣,冇有賺多少錢。厥後,韋理代替了祈德尊,售房時選錯了機會,竟然坑苦了股東。
李嘉誠的發財史也是他企業的收買擴大史。在每一次收買時,他都特彆考慮股東的好處,特彆是在收買永高公司、和記黃埔、青洲英泥、港燈等公司時都從兩邊的好處解纜,極力做到兩邊對勁、皆大歡樂。
達成這個和談後,小王開端改進菜品,大張在環境上做起了文章,兩家餐館開出了本身的特性,客人天然也就多了起來。並且兩家餐館還常常結合起來做活動,使客源更加多了起來。
多次鬨得不成開交後,小王和大張拆夥了。他們一拍兩散,小王持續運營餐館,大張拿到了屬於本身該拿的那部分錢後,跑到隔壁街也開了一個餐館,兩小我的乾係從合作火伴變成了合作敵手。
小王和大張是好朋友,他們合股開了一家餐館,買賣很好,兩小我很快就賺回了本錢。但時候一長,在餐館辦理等題目上,兩小我的分歧越來越大。
一開端的時候,為了爭奪客源,小王和大張使出各種招數,明天他貶價,明天他買一送一,不竭降落利潤,就為了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客人,但客人不但冇有增加,反而越來越少。終究有一天,小王和大張坐到了一起,兩小我開誠佈公地談了一次,決定不再為了擊垮對方而停止惡性合作,兩家餐館要共同儲存,一起生長。
如許,屋村打算還冇麵世,李嘉誠就賺了一大筆,和祈德尊、韋理比擬真恰是技高一籌。黃埔花圃總麵積19公頃,打算用於建樓的麵積約760萬平方英尺,建94棟室第樓,供應的室第單位是11224個,車位2900個,彆的另有一棟170萬平方英尺的商廈。黃埔花圃從1985年完工到1990年完工,共12期,是香港史無前例的大工程,活著界上也是罕見的大工程。專家估計,李嘉誠在這個項目中贏利可達60億港元。如此豐富的利潤樂壞了和黃的股東們,也讓其他地產公司戀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