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招安(三)[第5頁/共5頁]
能夠說,有棗陽,就相稱於控扼住了湖廣北部的一個相稱首要的通衢。更妙的是,棗陽剛巧處於桐柏山西北的末端,往更細了說,坐落於棗陽東北角的鹿頭店,可謂是隨棗走廊的咽喉,向西、西北到襄陽、南陽通暢無阻,向東、東北亦可避開高山險阻直抵信陽、泌陽等中原要地。
趙當世聽了,頓時釋容道:“先生這麼說,茅塞頓開。若不是之前先生一再禁止我,恐怕當時候就要失於孟浪,反倒誤了大事。”如此一想,當即心中再無承擔。
趙當世一驚,問道:“竟有此事?我不竭問他,他常常虛與委蛇,這些都再明白不過,當真半點誠意也無。難不成,他是瞧不上我?”
當下在外求見的首要有三人:鹿頭店巡檢司巡檢蘇照、棗陽縣典吏褚犀地和一名姓左的販子。
典吏作為流官,府、州、縣各級都有此職,主掌公牘出納,倘若在縣中無縣丞,那麼典吏亦可代行縣丞之政。趙當世來之前就體味到棗陽縣無縣丞,以是這個褚犀地所擁權力必定不小。
趙營名頭甚大,此番來棗陽,不成能不轟動本地的實權派。由此可見,有褚犀地代表棗陽縣、蘇照代表鹿頭店,本地最大的兩個氣力派便都到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