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招安(三)[第2頁/共5頁]
趙當世複道:“那麼左思禮這一走,又該當如何?”
蘇照忙不迭回道:“趙大人此言差矣。逢此亂世,兵器橫行無眼,我地小而僻陋孱羸,恰是朝不保夕、惶惑不成整天的時節。現在貴軍到來,神威廣震群宵,便似給我等安了一個護身符,我等從今今後終能高枕無憂、豐衣足食。是以若論起來,貴軍到來,實我等之幸纔是!”
趙當世一驚,問道:“竟有此事?我不竭問他,他常常虛與委蛇,這些都再明白不過,當真半點誠意也無。難不成,他是瞧不上我?”
趙當世笑一聲“先生太謙善了”,進而又問:“許州間隔棗陽甚遠,卻不知先生本日如何有空來我營中相敘?”
論察言觀色、認人識相的本領,趙當世自忖遠不及有著數十年經曆的昌則玉豐富。他按著這個思路將方纔的對話場麵細細捋了一遍,邊想邊點頭道:“你這麼一說,彷彿確有其事。那褚犀地從未接過左思禮的話,並且經常打斷蘇照對左思禮的擁戴......”越想越感覺有事理。
自古守東南必守荊襄,曆朝曆代從未有失荊襄而保有東南者。而荊襄之重,又在漢水。漢水源於漢中,走安康、興安等地流入湖廣,並在襄陽大合諸支流轉而南下,終究彙於大江。南北對峙,大江為最首要的防地,而大江防地安定與否又很大程度上依靠江北之江山樊籬。漢水屬於大江防地中部湖廣地段,它在大洪山、桐柏山等山脈隔絕中沖積出一片通道,連接湖廣南北,而這片通道宏旁觀來便是自南陽、襄陽始,一向南抵荊州、武昌的偌大平原。
昌則玉輕吐口氣道:“主公放心,這左思禮是聰明人。豈不聞‘交淺卻言深,必有後圖’。他若不肯與主公交友,裝聾作啞便可,開端又何必畫蛇添足透露本身來自‘許州’、運營‘傾銀店’、‘找蘇大人辦些小事’等等諸多細節?他之以是這麼說,清楚為的就是讓主公留上心。”旋即道,“部屬覺得,他當下雖走,實非真走,恰是以退為進,遲早必還會找上門來。”
詳細闡發襄陽連接江陵、武昌的天時,則在於“兩陸一水”。“兩陸”指“荊宜走廊”與“隨棗走廊”,“一水”則指從襄陽直抵武昌的漢水段。若掌控此三者,那麼就說湖廣江北之地儘在把握也不為過。且此三者中,最稱關頭便是隨棗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