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蚍蜉傳 > 30招安(二)

30招安(二)[第4頁/共5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向來能當上援剿總兵的都是公認的名將。前有曹文詔、祖寬等人無不令流寇聞風喪膽,現在的左良玉,亦是有勇有謀。他擁兵逾五千,乃目前豫、楚間最大的軍頭,自崇禎五年受命進剿中原流寇,數年間各處的巡撫總督們都走馬燈般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卻從未缺席,逐步堆集之下他的權勢早已非昔日可比。

趙當世仍然存疑道:“這僅僅是個孤例。如果今後朝廷要我做一些其他的事,我一定就似本日這般利落。”

他先派張可旺等“飭名姝、齎重寶”找到有些舊情的陳洪範請他牽線搭橋,表示“大恩未報,願率所部隨馬足自效”。陳洪範投入熊文燦帳下,本就懷著戴罪建功、一雪前恥的誌向,見這大筆買賣本身奉上門,自是奇貨可居。有他居中先容,張獻忠得以“黃金蹄裘千、珠琲盈鬥、他貨累萬”重賄熊文燦。熊文燦既貪財又畏戰,因此欣然承諾代張獻忠向朝廷上奏。除此以外,張獻忠猶不敢鬆弛,加派薛正賢等人照顧重禮重金,奔赴京師,“出入相邸,成見群公,皆致厚饋”,為自家招安遊說寒暄。如此,方覺穩妥。

目睹了張獻忠的能量,趙當世更加確信本身提早安排下線的行動是正而無誤的。孔慶年通川滇、杜純臣通東南,趙營今後的生長絕離不開此二人。

孔慶年與杜純臣則都是販子。流寇鼓起至今,早過了犁耙木棒一牛車的草創階段,能對峙到現在構成些氣候的,均是重視佈局之人。就比如張獻忠,他看似惶惑度日的一草寇,實在心機非常周到,人脈極廣,在各地乃至京師都安設有眼線。這些耳目以商賈、俠妓乃至官宦等各種身份掩人耳目,或替西營籌措軍資糧草、或替西營馳驅活動。以戔戔一寇的身份卻能傍上陳洪範以及朝中大臣薛國觀便是張獻忠善於佈局的最好證明。這世道,冇有門路,就做賊也難做下去。

趙營這邊,熊文燦也派人來點計兵馬,趙當世但說營中將士林林總總不過兩萬,且雲賦稅米豆不管多少全從朝廷撥付,另無索求。來人見他有所讓步,在這兵額上便也冇有多加詰難盤問。以是趙營雖說當下隻要一萬兩千人不到,但朝廷默許的額度卻平空多了八千。

趙當世聞罷,與昌則玉哈哈對笑,道:“先生之言甚善!”緊接著扳扳手指,欣喜而言,“精武備、廣結援、順朝廷,有此九字為指導,我營前路豁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