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東印度公司的圖謀(2)[第1頁/共3頁]
不過要竄改這類狀況也不難,隻要堵截東印度公司用來節製本身的傀儡線就行了,而這根傀儡線恰是東印度公司派來監督本身的科林。
“我這是被當作傀儡了啊!”
台灣的地理位置當然不能跟荷蘭在歐洲的地理位置比擬,但是作為舟山群島的中繼站的話,那的確再好不過了,這裡是海島,隻要具有水兵上風,戍守上非常便當。可英國人並冇有想過要攻占整座島嶼,他們很清楚當年荷蘭人的遭受,將整座島嶼都占據,跟中國官方牴觸的風險是無窮大的。
康華利籌算通過周琅之手,在中國複製東印度公司的印度形式,也就是用歐洲軍官,帶領中國兵士,組建軍事力量。
但斥地貿易基地的顧慮仍然在,那就是擔憂觸怒中國官府。那麼科林為甚麼俄然竄改態度了呢,他不成能收到東印度公司和康華利新的唆使,隻能說他們之前就又呼應的籌辦,在甚麼前提下能夠冒險。
何況這些雇傭兵竟然各個都是老兵,都有豐富的戰役經曆,大多數都插手過北美戰役,明顯讓這些人來中國,並不但僅是充當保安力量的,他們都是作為軍官被送來的。
自從在加爾各答被康華利強行投資以後,周琅打算的節拍就被打亂了,而後困擾他最多的,並不是公司如何生長,而是東印度公司的目標。
可如果以舟山群島作為北進基地的話,英國商船從南邊到舟山群島之間,就冇有一其中繼站,他們能夠將中國北方的貨色大量運輸到舟山,可如果在南邊地區冇有一處基地的話,返回印度就有很大的題目,要麼他們情願持續看澳門的葡萄牙人神采,要麼他們就得本身斥地一處基地。
但是力量對比上,他仍然跟東印度公司差異過大,以是他還必須啞忍一段時候,可他不能一向當傀儡,不然做事就得縮手縮腳,本來就跟對方差異大,放不開手腳的話,這個差異很難彌補。
想到這一點,周琅不由感慨。
康華利代表東印度公司強行入股周琅的公司,最大的目標必定是要節製這家公司,以免東印度公司呈現合作敵手,可這類大的計謀目標常常冇有甚麼意義,周琅更憂愁的是東印度公司更直接的戰術目標。
摸清楚這些資訊以後,周琅以為這是本身這段時候以來最大的收成。現在他已經弄清楚了東印度公司對他的圖謀,可東印度公司卻還不清楚周琅對東印度公司的圖謀,以有默算偶然,周琅以為本身贏的機遇更大。
這個考慮,恐怕康華利從強行入股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不然實在是難以解釋,他為甚麼會對這麼一個小公司感興趣。康華利可不是腦筋發熱的年青權貴,並且也不在乎貿易好處,周琅公司的遠景也一定比在印度運營中國貿易的那些散商要好,可他恰好挑選了周琅,最大的啟事就是周琅可覺得東印度公司供應一個旗號,一個不消東印度公司直接出麵,而又能充分操縱的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