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八十年代辣妹子(4)[第2頁/共4頁]
兄妹倆天還冇亮就從家裡解纜,到縣城裡賣鹹菜。都將近入冬了,室外的溫度早降到零度以下了,車上放著兩床舊被子禦寒,身上穿戴棉襖棉褲,可還是凍得不可。
青箏拿了中午她跟任大哥帶飯的鋁飯盒,吃過午餐以後,已經借邊上一戶人家的井水,把飯盒刷潔淨了。恰好,順手就打了滿滿一飯盒的鹹菜,讓任大哥給陳書記送疇昔。向分錢的東西,連送禮都算不上,不過是個情意罷了。書記也真的冇客氣,收下了飯盒。
大哥故裡子裡種了半畝芥菜,說好了,本年各家的芥菜鹹菜都是他家出的,青箏冇籌算做醬缸鹹菜,就把那些芥菜都要過來,芥菜纓子曬成了乾,籌算夏季吃乾菜,芥菜嘛,籌算都切成絲,也做成新奇的鹹菜。
青箏冇跟著進城賣菜,而是在家裡,做鹹菜。
這時候,還冇有人,會豪侈的伶仃做鹹菜來吃,太華侈了。
好吧。
如果縣城裡賣不動,那就去省會賣。
賠了嗎?
“是啊。今兒個占了你們家便宜啦,不過,明兒再買,可得按原價算。”大嫂笑嗬嗬的把飯盒還給青箏,已經刷得乾清乾淨的。
“大姐,鹹菜今兒個就賣完啦,家裡就做了這麼多。再賣得過上半個月了。明兒個回就才醃新的。”青箏報歉的說著,兩大缸鹹菜,過還冇傳太開呢,冇到十天,也都賣完了。家裡的幾個嫂子和任母,這些天一向在扒蒜,切辣椒,籌辦做第二批了。
不過就是把白菜切成段,芥菜切成絲,加上大量的蒜末和適當的辣椒末,再加上鹽和少量的糖調味就好了。簡樸得不能更簡樸了。
公然,掙人為的人就是不一樣。
信賴,隻要東西真的好吃,必然會有賣主的。
如果遵循原主的經曆,青箏是不會做鹹菜的,會做的,也隻是當今鄉村每一家的婦女都會做的,醬鹹菜。就是把各種百般春季園子裡吃不完的菜都放在一個鹹菜口袋裡,然後再放大醬缸裡,半個月以後,鹹菜便能夠吃了,足足能夠吃上大半年。
村莊裡好些人都曉得任家客歲賣白菜掙了很多錢,本年種白的人就多,大師都在差未幾的時候進城裡賣菜。菜價兒都是一樣的,天然賣的就冇有客歲快。
任大哥借了一輛馬車返來,青箏把鹹菜裝在兩個小缸裡。
好嘛,本來還能再賣一回兒的,這下好了,冇一會兒,缸底兒的湯都被要走了。
冇有人能隨隨便便勝利,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青箏還特地給村裡的親戚臨居們都送了些,一樣的好評如潮。隻是,要問人家會不會費錢買如許的鹹菜吃,卻冇有一個肯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