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外察考成(求推薦票)[第3頁/共5頁]
史傑人此次麵對的就是外察中的三年一次的小考,周楠是個理科生,所謂文理不分炊。在常日裡,他對汗青也有稠密的興趣。聽到內裡正在群情此事,這但是就近研討明朝汗青的活史料啊,頓時來了興趣,定睛朝內裡看去。
此人的運氣也太好了,史傑民氣中大感戀慕。可你王師爺說這些又有甚麼用,就為氣一氣本官?
“甚麼人,是你,你這混蛋東西,本官正在議事,你偷聽甚麼?”
“話是這麼說,教養先非論。單說賦稅一項,我縣客歲的就冇有收齊,如何是好?”史知縣一臉的陰霾。
這……
這個可駭的動機在心中一閃而逝,史知縣怒喝道:“你這說的是甚麼胡話,身為一方掌印官,如何能夠盼望轄地百姓受災?”
王師爺是個老冬烘,冇看出史知縣麵上的不快。還是摸著下頜的山羊鬍子,智珠在握模樣侃侃而談:“昔,洪武朝的時候,莒州日照縣知縣馬亮考滿入覲。州上給他的考語為:‘無課農興學之績,而善於督運。’太祖高天子唆使‘農桑,衣食之本。黌舍,風化之原。一個縣令不搞農桑黌舍,卻去搞督運,不是棄本而務末,不務正業嗎?宜黜降之,使有所懲。’就如許,馬知縣被免除了知縣一職。可見,親民官的政績得從農桑和教養兩個方麵動手。”
史知縣固然懶政,可這年初能個科舉仕進的人都冇有笨伯,根基的政治嗅覺還是有的,頓一楞:“這一道政令和陛下的聖旨又有甚麼關聯?”
“大老爺,小的之前也冇在衙門裡做過事,這此中的樞紐一定就瞭然。不過,當年讀書的時候也上過幾次考場,碰到過有考官專門出世僻的題目來刁難考生。碰到如許的題目,你就算如何做也討不了好,乾脆將卷子給撕了倒也清爽。嘉靖三十年那場大水,就好象是直接撕卷子。我們隻要做出些事來,讓下屬冇法也得空考覈就成。”
他不待史知縣說話,用緩慢的語速道:“改農為桑一事的成敗得失臨時非論,大老爺恰好借這個東風敢為天下先,就上一道奏摺,說我縣本年已經開端完成了桑田改革。因為桑樹剛下苗,一時未有產出,求免除進明兩年的賦稅。如此,大老爺這個積欠的洞穴不就按下不表了。隻要過了此關,回到安東以後,大老爺可敏捷派人去江寧府、姑蘇府一帶采辦桑苗補種,也好對上頭有個交代。”
本來,明朝的官員任免有嚴格的軌製。不管你是靠中進士在六部觀政三年下派到處所做七品知縣,還是由舉人選官,任期都隻要三年。三年期滿,朝廷會讓下屬對你停止考評,並送六部和內閣考覈,考覈合格,你還能夠持續乾上三年。三年後,再次考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