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苑》[第9頁/共21頁]
夫兵權者,是全軍之司命,主將之威勢。將能執兵之權,操兵之勢而臨群下,比方猛虎,加上羽翼而遨遊四海,隨所遇而施之。若將失權,不操其勢,亦如魚龍脫於江湖,欲求遊洋之勢,奔濤戲浪,何可得也。
○後應
○將強
夫兵起而靜者,恃其險也;迫而應戰者,欲人之進也;眾樹動者,車來也;灰塵卑而廣者,徒來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半進而半退者,誘也;杖而行者,饑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旗號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來委謝者,欲歇息也;幣重而言甘者,誘也。
○善將
凡是全軍出征作戰,將帥必須有各種幕僚職員為本身策劃參謀,共同會商利弊得失,幫手在將帥擺佈。有些人丁若懸河,能提出奇妙的策畫,見聞博識,多纔多藝,這是萬裡挑一的超卓人才,能夠成為將帥的初級幕僚,有的人象熊虎一樣英勇,象猿猴一樣敏捷,脾氣則烈如鐵石,作戰如楚地龍泉般鋒利非常,這些人是一代豪傑,能夠成為將帥的中級幕僚。有的人喜好頒發言論,但才氣普通,隻是淺顯之輩,能夠成為將帥的下級幕僚。
賢人則天,賢者法地,智者則古。驕者招毀,妄者稔禍,多語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賞於無功者離,罰加無罪者怨,喜怒不當者滅。
古者國有危難,君簡賢達而任之,齊三日,入太廟,南麵而立,將北麵,太師進鉞於君。君持鉞柄以授將,曰:“今後至軍,將軍其裁之。”覆命曰:“見其虛則進,見實在則退。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服從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署,等勞逸,齊甘苦,均危患,如此則士必儘死,敵必可亡。”將受詞,鑿凶門,引軍而出,君送之,跪而推轂,曰:“進退惟時,軍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將出。”若此,則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主於後。是以智者為之慮,勇者為之鬥,故能克服於外,功成於內,立名於後代,福流於子孫矣。
將帥領兵兵戈需求按照一些征象判定仇敵的實在環境。如果仇敵在與我軍爭戰時按兵不動,必然是仰仗了險要的陣勢;如果仇敵不竭地向我軍應戰,必然是想勾引我軍起首反擊;看到樹木無風而動,必然是仇敵的戰車悄悄駛來;看到灰塵低飛並且範圍很廣,必定是仇敵的步兵正在進襲途中;當仇敵言辭倔強並且做出向我軍打擊的模樣時,必然是在籌辦撤退;當仇敵忽而進步,忽而後退時,就是在勾引我軍進擊;發明敵軍扶仗而行、委靡不振,仇敵必定已經饑餓難忍;發覺仇敵對無益的機會不加以操縱,則仇敵必定已相稱頹廢,有力再進;飛鳥在敵軍的陣地聚集棲飛,則表示敵軍陣營已開端空虛;夜間聽到敵軍陣地鼓譟喧華的聲音,則表示仇敵內部對戰役非常驚駭驚駭;仇敵的軍隊渙散,混亂不堪,是因為敵軍主將正落空應有的威勢;敵軍的旗號稠濁狼籍,表示敵軍內部已經大亂;敵軍的將、官不竭地發怒,則表示戰役情勢的生長使他們感到無可何如,仇敵對取勝已落空信心;敵軍誇獎過頻,科罰過繁,表示敵軍主帥已有力竄改本身內部的混亂和兵士不從命將帥號令的局麵;當仇敵調派使者低聲下氣地來求敵時,則表示敵軍想寢兵;如果仇敵送來貴重的物品,說儘蜜語甘言,則表示敵軍想暗裡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