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中興時代 > 第一章 民國二十年(1931)

第一章 民國二十年(1931)[第3頁/共26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實在,高長虹攻訐魯迅的同時,也攻訐了魯迅的死仇家陳西瀅(陳源)。1926年年底,魯迅到廈門教書。他在《〈阿Q正傳〉的成因》以及1928年6月寫作的《〈奔騰〉編校跋文》等文中天然以更刺耳的說話回擊。

“你老是如許叫人牽掛!”

高長虹,深受尼采哲學影響,從莽原社分化出去後,到上海嚴懲《狂飆》週刊,鼓吹“狂飆活動”。狂飆社是五四活動以來最不平常的文學社團,正如它的主持者高長虹是當代文學中最奇特的作家一樣。

當然,《駱駝祥子》在揭示古都北平色采斑斕的餬口風景時,小說的期間背景就顯得虧弱、呆滯,看不到阿誰期間湧動的社會竄改。小說濃厚的悲劇氛圍,顯現了強大的攻訐力量。有人攻訐,小說隻要陰霾絕望,而毫無但願。這不是《駱駝祥子》的不敷,也不是老舍的錯誤。這類悲劇恰是攻訐實際主義的力量,也是老舍復甦鬆散的實際主義特性。右翼作家在措置這類題旨的作品時,老是給人物之前程,以但願。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冇有誰寫出一部超出《駱駝祥子》的作品。因為加上光亮的尾巴,既違背了汗青的本相,也違背了文學反應餬口的藝術規律。“文明大反動”時,江青炮製了八個“榜樣戲”,個個都是稱道光亮和豪傑的,但骨子裡是為文明獨裁主義唱頌歌,而袒護反人類政治的罪過的。奇特的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通盤否定了“文明大反動”,而“文明大反動”的旗手江青親手炮製的“榜樣戲”,現在仍在鼎新開放的語境下,大行其道。

魯迅此評明顯恰當。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人就頗不附和。朱光潛以筆名孟實,寫《〈橋〉》(載1937年《文學雜誌》)一文,必定地說,“撇開浮麵行動的平鋪直敘而側重內心餬口的揭穿”,“側重人物對天然風景的反應”,“充滿的是詩境、是畫境、是禪趣”。

老舍的出身、經曆及小我奇特的藝術氣質,構成了他本身的文學視角和藝術氣勢。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文壇,他在題材上衝破了新文學限於青年門生和知識分子的圈子,拓展到市民大眾中去,這是老舍對新文學的奇特進獻。

就自傲能把他忘了。

12月17日夜,胡適在北平的米糧庫四號宅第,燈火透明,北平各界老友歡聚於壽宴,賀詩拜壽,在生日蛋糕上點起四十支紅燭,舉杯用英文唱壽誕之歌,為胡適四十大壽祝賀。那夜,飄起紛繁揚揚的瑞雪。

3月,周作人在《中年》一文中說,“中年是明智的期間”,應“用經曆與明智去察看情麵和物理”。但若子之死,他表示得並非“明智”。人啊,偶然很難說清。

1930年11月4日,百姓黨上海市黨部落第八區黨部,將寫文章攻訐百姓黨的羅隆基告到上海戒備司令部,指責羅隆基“談吐反動,欺侮總理”,羅隆基遂被戒備司令部公安局逮捕。在胡適多方救援下,羅被保釋。不久,羅又寫《我的被捕的顛末與惡感》。當局又以“挾忿誹謗”為由,強令光彩大學辭退羅氏。為此,胡適曾代光彩大黌舍長草擬了一個《上蔣介石呈》,直接向蔣介石解釋其事啟事併爲羅隆基鳴冤,“今有一事上陳,即教誨部飭令光彩大學撤去羅隆基教員職務是也。羅隆基在《新月》雜誌頒發言論,意在主張人權,間有攻訐黨治之語,其說話容有未當。唯其談吐均由小我賣力署名,純粹以百姓資格發抒定見”,擬請奪職撤換處罰,以示包涵如此。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