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明月幾時有[第2頁/共3頁]
尹楠又順勢給孩子們講了方纔那首歌的歌詞作者,大文豪蘇軾的故事,講春江水暖鴨先知,講日啖荔枝三百顆,講蘇子與客泛舟於赤鼻磯,在遐想下神遊赤壁古疆場,寫下千古名篇赤壁賦。講人生順窘境下,如何具有豁達心態。
從豁達說到劉禹錫的“儘是劉郎去後栽”和“前度劉郎今又來”,又從劉禹錫說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又從劉禹錫和白居易的贈酬對和,講到《琵琶行》,講到“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瞭解”的慷慨心性,又用琵琶行講瞭如何用筆墨出色描畫歌曲,從“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感,到“四弦一聲如裂帛”的震驚,再到“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中意猶未儘的意境。
神逸不美意義的點點頭。
高玄化不吝讚成的點評說:“你比第五做得好,第五隻會跟孩子傻玩,論細緻耐煩他不如你。”
她曉得即便是如許的故事,也有很多孩子聽不懂,但她猜想,就算是聽不懂,這些故事也能給孩子們內心留下一點模糊呼呼的印象,關於明月,關於天涯,關於琵琶,關於先祖們到現在代代傳承的誇姣精力天下。
尹楠也瞭解明天本身是超凡闡揚了,當真去做教員,以她那點不幸的知識儲備,很難再來一場這麼像樣的表示。
神逸有些不美意義,既然有“他不如你”那天然就有“你不如他”,他猜想高老頭隱去了半句話冇說,也大抵能猜到本身那裡不如老五,神采因此有些古怪。
高老頭深深吸了一口氣,欣然道:“她本來姓何,我如果不管她,她四歲就餓死了,活到二十六,生了個孩子,到頭來還是冇逃過青年早夭這一遭。哎……”
神逸說:“第一姐姐,我當然記得。”
因而她說:“我給大師唱一首歌好不好?”
她俄然有些莫名的悔怨,當初應當報考一所師範黌舍,然後考個西席證,去當教員的。
尹楠的報告對福利院的孩子們來講是一堆精彩瑰麗的禮品,他們中即便是最年長的孩子也未曾享用過如此這般把文學藝術和活潑故事聯絡起來、你方唱罷我退場、一人牽出另一人的群像演出。尹楠本身也未曾假想她能夠講得這麼好,直到孩子們用熱烈的掌聲去感激她時,她才認識到本身方纔即興完成了一場了不起的講授演出。
神逸有些遊移,想要安慰:“老頭子…你……”
福利院裡的孩子都特彆固執,哪怕是年紀最小的,睡到一半起來找廁所,也不需求大人幫手,是以俞伯能夠在門衛室中間的躺椅上打著扇子睡一中午踏實覺,在宿舍樓三樓的走廊上,尹楠隔窗看到講授樓那邊,高院長坐在書桌邊寫寫畫畫,因而問神逸:“高院長不午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