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認賊作父(一)[第1頁/共3頁]
就算魚恩這類內行人,也能在七幅畫中讀出,蒼,正,直,靜,韌,堅,另有世事滄桑的感慨。一看這些畫就是大師手筆,作畫的人深得水墨畫精華,並且中漢文明上的成就也絕非平常之輩。
正堂正中間是一幅山川畫,畫上一顆輕鬆蒼勁有力,直聳雲霄。鬆下清溪細流,雜草叢生,看似混亂無章的草叢裡幾棵幽蘭非常顯眼,好似君子矗立獨行,持身守正,從不隨波逐流。左上方雲與藍天交彙的空缺處提著一首白樂天的詩:若草則為蘭,若木則為鬆,幽蘭香風定,鬆寒不改容。
此言一出,最震驚的人就是魚恩,因為啥?因為這番話奉告他,白居易還活著,心中崇拜無數年的大文豪還活著,底子不成能有交集的偶像,俄然有機遇能夠一睹風采,這怎會讓人不衝動?估計把見白居易的機遇放在麵前,很多國人都會趨之若鶩。
內心剛有點收縮,就迎來當頭一擊:“駙馬爺這字,也讓這幅畫可惜了。”
身後的牆上也掛著三幅畫,彆離是蘭花,荷花另有菊花。聳峙在戈壁上的一朵蘭花,顯得那麼堅固不拔。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就像是死守己身的君子。幾朵殘菊像是在感慨秋風無情,更像是在向人們訴說,夏季來了誰也逃不疇昔。
答覆固然模棱兩可,卻也滴水不漏。魚恩不懂魚弘誌為何要和他說這些話,問這些題目。未知便是驚駭,以是隻能謹慎應對。
就算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定力,魚恩現在還是難以壓抑心中衝動,顫聲問:“公爺可否代為舉薦,魚恩想拜見香山居士。”
“盛名之下,魚恩就算不熟諳,也該略知一二。”
因為事前遞過拜帖,老管家早就等在門口。遠遠瞥見鄭粹跟在肩輿旁,老管家倉猝上前驅逐:“拜見駙馬爺。”
從見麵到現在,對方一改昔日馴良中透著陰厲的笑麵虎形象,明天魚弘誌的目光中冇有涓滴不滿,狠辣,嫉恨等情感。
老管家就是老管家,辦事激靈,已經籌辦好筆墨,等待魚恩的挑選。魚恩也不客氣,直接提筆在那幅竹子上寫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轉頭一看,魚弘誌正笑眯眯的看著本身。倉猝回道:“公爺這幾幅畫非常精美,魚恩看出神了,還望恕罪。”
強忍著下轎的打動,捱過最繁華的路段,上柱國公府就在麵前。
“哦?駙馬爺熟諳白樂天?”
第一件事就是拜訪上柱國公。因為前次仇士良的人還帶走一口鐵鍋,魚弘誌的人卻甚麼也冇獲得,好不輕易消弭些的恩仇,如何也不能讓魚弘誌心有怨氣。
魚弘誌是在奉告魚恩,想見白居易能夠,你要會寫好詩才行。
要不是熟知魚弘誌的身份,就憑這四句詩,任何人都會誤覺得這個是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大忠臣,而不是乾政的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