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論策(二)[第3頁/共3頁]
總之,這個大腿不成不抱!
跟著男人來到了二樓一個精美的包間裡,隻見裡頭坐著一個錦袍老者,約六十來歲的年紀,很有嚴肅。
三位墨客一聽秦書淮說出這等妄言,紛繁神采一變,低下頭不再言語。內心卻都是嘲笑,這小子公然是個愣頭青,我們在這群情朝政是能夠的,但是他這麼一說就有勾引民氣、誹謗朝廷的懷疑了,弄不好引來錦衣衛和東廠的人。這類冇腦筋的武夫,還是離遠點好。
兩人喝了幾杯,老者又道,“小友方纔一番策論,當真是彆開生麵,讓人醍醐灌頂。老夫冒昧地問一句,小友師承哪位高人啊?”
兩人相談甚歡,直至飯店打烊才依依不捨的告彆。
一提起文官個人,秦書淮就滾滾不斷地痛罵了起來。
秦書淮說道,“願聞先生高見。”
孫承宗,這如雷貫耳的大名他豈能冇有傳聞?他是天啟天子的恩師,也是袁崇煥的恩師,是明末獨一可稱得上計謀家、軍事家的大人物。就是他一手修建的關寧防地,為大明持續了二十幾年的命脈。他坐鎮遼東期間,遼東安寧非常,後金底子連打擊的動機都冇有。總之,他有當朝文官所冇有的目光和計謀。固然他也有如許那樣的缺點,但可算是大明僅存的尚還復甦的文人之一了。
孫承宗哈哈大笑,說道,“繁文縟節就免了,老夫隻問一句,小友能夠說實話了嗎?”
秦書淮淡淡一笑,道,“那就得先就教老先生大名了。”
老者衝秦書淮和藹一笑,說道,“書淮小友,可否陪老夫喝兩口?”
孫承宗微微點頭,如有所思了一會,又淡淡一笑道,“遼東之患路人皆知,武林之患也臨時不說,這文官之患倒是新奇,小友可否詳說一二?”
秦書淮歎了口氣,說道,“家師博學淵源,天文地理、時政農務,縱橫之道、鬼謀之法,無所不精。隻可惜家師去的早,小子隻學了點外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