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九紋龍史進 > 第77章 【秋水】

第77章 【秋水】[第2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莊子 ? 秋水》論證了萬物大小、是非的無窮相對性和人生貴賤,榮辱的極度無常性,適應天然,不為尋求名利、繁華等而份害天然賦性。

蛇謂風曰:“予動吾脊脅而行,則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而似無有,何也?”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絃歌不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鯈魚出遊安閒,是魚之樂也。”

公孫龍問於魏牟曰:“ 龍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條約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成;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吾自發得至達已。今吾聞莊子之言,茫然異之。不知論之不及與?知之弗若與?今吾無所開吾喙,敢問其方。”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六合之為稊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睹矣。以功觀之,因其統統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成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但是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桀之自但是相非,則趣操睹矣。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偶然,未可覺得常也。梁麗能夠衝城而不成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裡,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橫眉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故曰:蓋師是而不過,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六合之理,萬物之情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成行明矣!然且語而不捨,非愚則誣也!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噹噹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冷靜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

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儘,高傲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於無形者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成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能夠談吐者,物之粗也;能夠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未幾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未幾推讓;事焉不借人,未幾食乎力,不賤貪汙;行殊乎俗,未幾辟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之爵祿不敷覺得勸,戮恥不敷覺得辱;知是非之不成為分,細大之不成為倪。聞曰:‘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