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要教給你的還有很多[第2頁/共3頁]
“打個比方,五乘以四,就表示五增加到四倍,就是二十。”
聽到這話,曾泰頓時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受,衝動道:“楊大人這話說得實在是太對了,戶部兼顧天下糧食水利,最需運算,得這幾個標記,毅可極大的節流精力。”
“曾大人,你且看看,能看懂不?”
“若非考慮到此舉有些冒昧,下官都該叫楊大人一聲徒弟了。”
楊曲微微挑眉,接過來一遍問道:“如何,是數量對不上?”
“這前麵兩個呢,這個叫乘以標記,表示兩個數相乘,表示增加了多少倍。”
比如同一排格子內,對應的數列並不是同一個前提,說是表格,不如說更像是備註。
等楊曲一擱筆,他就忍不住問道:“楊大人,這又是何標記?看著和阿拉伯數字彷彿是同一種東西?”
寫上答案以後,曾泰拿起來放在麵前一陣打量,感覺這類阿拉伯數字和運算標記連絡起來的式子,莫名的調和。
“楊大人,此為本年戶部的賬冊之一,本日特帶來就教,請楊大人看看,是否有甚麼題目?”
楊曲當初在度支司的時候就見過,以是現在已經見怪不怪。
“比如你看奉天府四月的糧食征收,比擬於客歲四月所收到的糧食,少了很多,那便能夠在這前麵寫上,水災減產的字樣。”
阿拉伯數字在戶部推行起來以後,這賬目看著果然清爽多了,不過楊曲也重視到,這上麵偶爾有些“増”“減”“得”的字樣。
當代學藝可不像是現在,必必要拜師,歸入傳承,普通來講短長的技術都會被把持,這畢竟是人家安身立命的本錢。
他彆離寫下加減乘除和即是五個根本的運算標記,曾泰現在已經被完整佩服,看得極其當真。
“那裡那裡,楊大人談笑了,你但是陛下欽點來指導戶部的,行師輩之事,按理來講,我當執弟子之禮。”
畫好了表格,楊曲在第一排第一格,寫下“收糧/石”的字樣,然後在第一排第二格開端,彆離寫下大明現在的府名。
說完,他愣了一下,嚥了咽口水:“楊大人,如此短長的東西,你就這麼隨便交給我了?”
中原當代的數學也是不差的,九九乘法表從戰國期間就有傳播,這些簡樸的式子,等體味了標記所代表的意義以後,很快就算出來了。
“曾大人請到近前,看我是如何做的。”
曾泰現在很有些衝動,因為這表格數據如此直觀,他雖是第一次見,但也完整看得懂。
楊曲笑著點頭:“我管這個叫做運算標記,和阿拉伯數字實在不是同一個東西,但相輔相成。”
次日上午,曾泰公然在商定的時候過來了。
楊曲點了點頭,冇有接話,翻了幾頁帳本。
楊曲就給他解釋:“備註嘛,顧名思義,這一整列都是彌補表格冇法表達,或是不好表達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