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67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第67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3頁/共7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兩位遼東經略在一起,相顧無言,熊大人自從下午和劉招孫一番長談後,再無熱誠楊鎬的念想。

“以是你承諾城中各族貿易,而不去斬殺那些女真、蒙前人?這便能以華變夷?”

那些從大明各地臨時調撥拚集的客兵,顛末千裡艱钜跋涉,曆經艱險,終究到達鐵嶺瀋陽邊城,早已怨聲載道,此時朝廷糧餉不敷,兵士還要受奸商剝削,受遼鎮輕視,如此這般,彆說打建奴,本身人不先打起來就是萬幸了(渾河之戰前,白桿兵和浙兵就是如許打起來的)

“那你的糧食和兵源是甚麼?”

劉招孫稍稍思慮,將他這段光陰思慮所得的平遼之策,在熊廷弼麵前和盤托出:

這些遼東漢人,在生命最危難的時候,冇有放棄信奉,冇有耗費教養,冇有人去拜祭薩滿之類外神,這讓劉招孫非常欣喜。

熊廷弼雖不喜好劉招孫繞彎子,不過還是麵前一亮,模糊感遭到了甚麼。

熊廷弼顛末瀋陽時,李如柏害怕被逮拿至鎮撫司,在遼東總兵府吊頸自裁了。

劉招孫抽絲剝繭報告遼鎮軍情,熊廷弼神采沉重。

這些,便絕非那李成梁之流所能比。

冇想到,短短十年時候,遼鎮竟敗落如此。

“如何因勢利導?”

熊廷弼重視實乾,鄙夷虛談,又剛愎自用,這些年開罪了很多同僚,從湖廣到京師,從兵部到蕃王宗室,到處都有想彈劾他的人。

劉招孫冇有說完,熊廷弼已經明白他要說甚麼,神采嚴厲道:

“哦,如何推行教養,教建州女真人讀《論語》《尚書》?還是把他們款項鼠尾辮剪了?”

“劉招孫,你所言者,老夫早有留意,我朝自土木堡之變後,對蒙古各部便多以羈糜之策,後不竭受挫,被迫增加募兵,邊軍軍響逐年遞增,卻不見邊得了一年停歇,宣大薊鎮如此,遼東亦然,遼餉也好,九邊兵餉也罷,最後都落在這一眾總兵和販子手中。總兵隻需豢養多少仆人,撐作門麵,販子私運建奴蒙古,又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長此以往,軍士百姓如何不貧困,遼事如何不敗?”

(3)《題熊侍禦疏牘敘》《寶日堂初集》卷十一張鼐

此子不但殺伐定奪嚴明治軍,用兵策畫很有章法,更難能寶貴者,還心胸天下百姓,順天應道,不以華夷之辨濫殺遠人,不矜名節不慕名利,大有古君子之風。

劉招孫想起宿世看過的一部解讀大明興衰的電影,脫口而出道:

兩人沿著街道往西走,不知不覺便走到了慶雲門。

“南北一十三省,衛所,皆已腐敗,遼東更是如此,莫非你想重整遼東衛所?這恐非易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