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稱量公平的秤,是活著-4[第2頁/共4頁]
沈惟清見阿榆的驢子已走得不見影,暗恨阿榆這性子犟起來也跟驢似的不留餘地,邊和花緋然、韓平北等說話,邊已解了韁繩,策馬飛奔而去。
薑家籬笆草屋,屋內桌椅陳列均是自家砍木打造,頗顯粗陋,但灑掃得甚是潔淨,沈惟清等入內也不感覺逼仄。薑田已備了茶水,乃是竹葉所泡,暗香怡人,襯著粗陶的茶盞,甚有野趣。
於喬娘子而言,不過順手而為;但對於薑家,當真是再造之恩。憑藉喬娘子贈的十貫錢,薑田那不俗的買賣腦筋有了用武之地,冇多久便在京師站穩了腳根。
說話之際,韓平北昂首看向花緋然,然後怔住。
花緋然的眼睛裡,滿眼都是他。
沈惟清等坐下品茶,隨便地問了幾句家中稻蔬長勢,薑田一一答著,心境逐步安好下來,也不消他們催促,便提及薑家和小薑的事。
直到查抄此中兩味藥,老大夫俄然變了神采。
小薑的確到處上心,冇多久便偷出了一包藥渣,悄悄交給薑田,讓他設法查驗有無題目。本來喬細雨那日淋雨後高燒不退,鮑家不肯落人丁舌,連請了三名醫官診治。眼看喬娘子看著最好的大夫,吃著最貴的藥,病勢卻更加沉重,小薑想起阿兄的話,便多了個心眼,趁人不備藏起了一包藥渣。
韓平北驚詫,叫道:“喂,喂,你不等我們嗎?鮑家……鮑家也一定會放你出來啊!”
但小薑卻奉告他,鮑家對喬娘子的病太上心了,不吝代價治病救人的架式。可小薑還記得喬娘子淋雨恰是因為鮑太夫人的磋磨,也記得彼時鮑廉如何裝死,更清楚鮑廉在喬娘子病重時,和安四娘你儂我儂的密意模樣。
小薑隻是精通文墨,紙墨筆硯也非平常小婢能夠隨便取用的,故而她用的紙張,是以帳房裡寫廢的紙所裁;她用的筆,則是柳枝燒成的炭筆。但那半清不清的粗陋筆墨,卻將彼時她所麵對的危急表述得很清楚。
第一張,說她煎藥時不時有婢仆前來察看,思疑動手之人已發明藥材被她動過。
韓平北嘀咕道:“又、又交給我嗎?”
薑田也知這字條多麼要緊,立馬答道:“是她出事的前一天!第二天夜間,她出了事,喬娘子也回莊子裡去了。”
鮑家底子冇人真的在乎喬娘子的死活。既如此,又為何做出這等不吝代價的模樣來?事出變態必有妖,小薑天然有了狐疑。
韓平北不知繡像之事,見沈惟清、阿榆一副瞭然的模樣,差點跳腳,急著問道:“那繡像如何回事?”
老大夫問了病情,一一查抄藥渣,開端甚是承認,以為都是分散風熱、清肺胃熱的藥材,合適病人病況。
她趁著煎藥的工夫,將藥材中的夏枯草、白鮮皮都撿了出來,丟入火爐中焚儘,將剩下的藥煎了端給喬娘子。
阿榆原有些神思不屬,一看到字條上所寫的繡像兩字,頓時直起了身,目光灼然地看向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