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賣草鞋喊破了嘴[第1頁/共3頁]
除此以外,放在太陽下曝曬,抹上細鹽作成小魚乾,也是一種常見的吃法,特彆是行商旅人,行囊中幾近必備此物,明天在渡口的時候,有起碼三分之一的小攤子就是在賣這類小魚乾。
劉裕看著劉道規,幽幽地說道:“三弟,如果有一天,大哥不在家裡了,你們能好好地照顧母親,餬口下去嗎?”
劉裕哈哈一笑:“你們兩個小子,竟然連草鞋的代價都曉得。這回從北方來了很多流民,我看他們走了很遠的路,鞋子都很襤褸了。”
劉裕點了點頭,這個二弟從小一貫怯懦脆弱,乃至有些發育遲緩,大抵是因為蕭文壽初嫁過來時,劉翹的家道太差,營養跟不上,連帶著蕭文壽產後奶水不敷,影響了劉道憐。
對於魚的吃法,在這個期間很多是作魚膾,也就是後代的生魚片,切成一片片的,去鱗剔刺以後,用薑末與醋沾了吃。
劉裕的神采一沉:“冇吃的跟我說,二弟,你要記著,不管甚麼時候,內心都要想著娘,有好東西必然要先貢獻她白叟家,曉得了嗎?”
劉裕的眼眶一熱,說道:“本來家裡都這麼困難了,都怪我,這些天一向冇顧這些。明天本來入山打了柴,想賣了柴買兩斤肉返來的,可惜看二熹子給打得慘,心一軟把柴給了他。不過冇乾係,明天我去把草鞋賣了,買幾條魚返來,那些草鞋都籌辦好了嗎?”
說到這裡,劉裕的神采稍緩,把那碗裝了幾根魚乾的小碗裝進了櫃子裡,看著櫃子上的一個陶罐,這本是裝魚乾的,這會兒卻已經是底朝天,明顯,這幾根魚乾是家裡最後的葷菜了。
劉道憐的眼睛一向看著那碗飯上堆著的幾片小魚乾,江南的水稻這時候還冇有後代的占城稻,一年多熟,糧食產量還是偏低,以是各種輔食就顯得很首要。
劉裕看著兩個暢懷大笑的弟弟,心中一酸,想著本身參軍的決計已定,能夠再過幾天,就要分開他們了,他們這稚嫩的肩膀,真的能夠撐起全部家嗎?
劉道憐笑著拍起了手:“好啊好啊,賣完了這些草鞋,我們就有魚吃了。”
厥後生劉道規的時候,靠著劉翹的冒死事情,家道稍好一些,蕭文壽的奶水也因為有些魚湯可喝,足了很多,而劉道規也從小聰明聰明,四歲起就跟著劉裕開端習練拳腳棍棒工夫,倒是比他的二哥出息很多。
劉道憐看著劉裕的臉,那神采是如此地嚴厲,他的心中一凜,趕緊說道:“曉得了,大哥。”
劉道規歎了口氣:“我們都勸娘要先吃,但是她執意不從,說這就是給你留的,大哥,你說現在如何辦?”
劉道規微微一笑:“大哥說的有事理,小弟也是如許想的,以是就在這裡等你籌議。”
劉道規笑道:“早就籌辦好了呢,就掛在配房的牆上,明天你返來之前,我和二哥一向在編草鞋呢,這回有足足四十雙,兩錢一個,也能賣了八十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