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寺中論律[第2頁/共3頁]
從寺廟一角的小木門裡走出來一個白衣和尚,對著他合了一什。易天行倉猝行禮,看著那和尚年事已大,眉梢微亂,雙眼倒是清澈有神,倒是很有些得道高人的感受,易天行神思微微一動,心想莫非尋覓阿誰陳腐太爺念念不忘聲音的事情,就下落在這個俄然呈現的和尚身上?
主持馴良笑道:“那裡話,施主梵學經義諳練,執律甚謹,倒教我這方外之人有了些不當羨慕心,還請往配房靜談。”
易天行見此妙地,天然是讚歎不已。
兩聲佩服笑完,他已飄飄走到了歸元寺的廟門之處。
那些人和尚見著一個門生模樣的人正和寺頗富才名的葉相師兄爭論,彷彿還略占上風,不由齊詫。
“施主但是來自上三天?”主持清澈眼神望著水麵那處,貌似偶然問道。
不知如何,他竟漸漸走出了正寺,來到了後園。
歸元寺的後園有一麵小湖,此時天上俄然下起細雨來。雨點如絲如煙,白sè的雨氣像濃霧般滿盈著,垂垂地拂過湖麵,全部後園空寂無人,幾片新荷在湖麵上飄浮著,隔著水麵,模糊可見對岸的綠樹在雨成排鵠立。
易天行見他說話不客氣,不免來了興趣,微微一笑應道:“既然大開便利門,那邊不是度世地?”
那和尚麵sè安靜,卻透著股居高臨下的感受,悠然道:“佛門平靜地,豈容俗子打攪。”
易天行平生最瞧不起裝腔作勢之徒,讀高時身周無人與己能共參一二,此時可貴見著一佛門人,本覺得是檀口慧心的真正聰明人,不料還是如此造作,不由更瞧不起這廝,打鼻子裡哼了一聲道:“法衣為五衣七衣大衣三等,便是所謂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黎,你這法衣模樣像沙岸衣,又算哪等?而毗尼母經第八又說:‘諸比丘衣sè儘褪,佛聽用十種sè染:一者泥,二者陀婆樹皮,三者婆陀樹皮,四者非草……’”他越說眼睛鄙意愈濃,語速愈快,而那和尚愈是驚詫。
易天行跟著小肖來到寺門口,了一眼寺院門口的那道大直匾,上麵紅底寫著三個大大的金黃字體:“歸元寺”,又看著麵前旅客如織,不由皺了皺眉頭,心想這寺廟是清順治年間才修,並且又在火食富強之地,實在是看不出有甚麼靈氣,若真有世外高人,又怎肯落腳於此?略考慮了下,仍然抬步行了出來。
歸元寺主持走到一身白衣的葉相身前,感喟道:“徒兒,今rì被施主當頭棒喝,還不jǐng醒?”葉相愧然道是。
“不過……”那和尚又笑道:“《景德傳燈錄》用是宋朝道原編篡,其論述真偽佛家眾德至今還是各執一詞,愣伽一經是否由一祖由西攜來,還是二話。”
“那邊不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