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1頁/共4頁]
虞襄高懸的心一下子落到實處,見老太太詰問,便詳細的論述起來。虞品言本年虛歲十六,剛踏上宦途,且他行事狠辣,樹敵頗多,儘忠的人又是當朝太子,今後指不定會遇見多少災害。倘若虞家人對她的話不正視,還當她胡攪蠻纏在理取鬨,下次虞品言可就冇這麼好的運氣了。
世人這纔回神,也跟著喊起來,眼中儘是畏敬。
老太太這才心對勁足的走了,瞥見跟從在身後的翠屏翠喜兩人,慎重交代,“今後好生照顧蜜斯,缺甚麼儘管來找馬嬤嬤要。蜜斯若不肯喝藥用飯,你們得勸著,再像本日這般放著不管,你們也不消在侯府裡待了。”
本來的汗青軌跡:太子前去三門峽賑災,半途遇山崩,雖幸運不死,卻喪失八百萬兩賑災銀,狼狽而返。言官彈劾太子不仁,觸怒上天降下天罰,累及數千萬災區公眾。天子大怒,命太子前去皇陵懺悔,三年不得入朝,又命四皇子籌措銀兩再去三門峽。四皇子行事沉穩,才氣卓絕,將賑災事件措置的儘善儘美,無一忽略。玄月尾,帶萬民傘歸京,名譽大振,而太子則日漸沉寂。
“好孩子,好孩子……”老太太神采非常動容,連連拍撫虞襄發頂,“喝了藥,吃了飯,從速睡一覺。累著你了。”
太子不肯伶仃待在馬車裡納福,而是與虞品言擠進一個帳篷,拿出用油紙包好的乾糧,漸漸吃著。
虞品言點點頭,道,“謹慎駛得萬年船,守著八百萬兩銀子,早晨睡覺都得睜一隻眼,更何況趕路。這是您第一次辦如此緊急的差事,半點忽視不得。”
------------------------------------------------
“這是菩薩給襄兒預警了。”老太太用杯蓋漸漸撇著浮茶沫子,神情恍忽,“若言兒他們冇停下,反直接衝疇昔,夢裡的場景就會變成實際。那些銀錠子想來便是太子照顧的賑災銀,少說也在這個數……”她伸出一隻巴掌。
翠屏翠喜低聲應諾,等一行人走遠方抹掉額頭的盜汗,麵麵相覷。老夫人這是如何了?怎一夜之間態度大變?
“五百萬兩,或許更多。”說到這裡,老太太又出了一腦門的盜汗,喟歎道,“幸虧襄兒提點一句,言兒冇硬衝疇昔,不然不但命冇了,全部侯府也要跟著吃罪。五百萬兩,抄了家底兒也賠不起!”
老太太沉默半晌,終是揮手道,“把我庫房裡的兩匹鮫菱紗和那株百大哥參送去給襄兒。她是個好的。”心是好的,隻這事兒到處透著詭異,是福是禍,且再看看吧。
馬嬤嬤快速看完,心尖驀地一顫,附在老太太耳邊低語,“老夫人,您還記得小侯爺臨走時,二蜜斯喊那話麼?翠喜說二蜜斯夢見小侯爺被泥石沖走,故現在天死活不讓小侯爺出門,您看,豈不與這信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