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第4頁/共6頁]
劉良女伏在地上,雙手緊握,衣袖垂下,藏起劃破的掌心和斷裂的指甲。
手捧聖旨,出不得丁點不對。這一腳跌實了,受傷與否兩論,怕又要住進詔獄。
如果錦衣衛借題闡揚……
人返來了,卻不再是學歌練舞,淪落為在院中灑掃的奴婢。
第四鼓,文武百官除素袍,各具朝服入丹墀候旨。
“死、死人了!”
劉良女似羞窘不堪,雙手緊緊攥著,衣袖捲起,能看到通紅的手背和變粗的指節。
張永從殿內奔出,見到楊瓚,渾如見到救星,顧不得施禮,連聲道:“楊侍讀,快隨咱家來,可不得了了!”
拜過弘治帝牌位,朱厚照一身山川日月袞服,十二旒冕冠,脊背挺直,神采寂然,自殿中行出。
“長史放心,小的這就去找人,必然辦得安妥!”
藉此良機,劉良女終究分開柴屋,重新回到西苑。
勞累一天,楊瓚早早回房安息。楊土不放心,搬著鋪蓋睡在正廳。見勸說無用,楊瓚隻得叮嚀他多鋪兩層被,免得著涼。
“紅姐兒?”
群臣散去,內閣三公同六部九卿皆是憂心忡忡。
送走丘聚,楊瓚站在正廳,看著攤開在聽廳中的五六隻木箱,非常當真的考量,是否應當在家裡挖個地洞,或是建個奧妙庫房?
“西門?”
“四郎放心,我免得。”
楊瓚冇有隨世人一起分開,懷揣金尺,舉起牙牌,直接前去乾清宮覲見。
朱厚照沿原路返回,至奉天殿偏殿除孝服,具袞服冕冠,登正殿丹陛,五拜三叩首,祭拜上天。厥後,禦駕先詣奉先殿,再臨奉慈殿,告孝肅太皇太後、大行天子幾筵。
這就對得上了。
“你可認字?”
“先把箱子合上。”
青煙嫋嫋盤升,禮官唱聲悠長。
“對!”吏目神采慘白,道,“今早有奴婢到井台取水,模糊見著下邊有東西,撈上來,當時就嚇暈了兩個。”
從日早到日中,一等就是兩個時候。始終未聽到錦衣衛的響鞭,更冇見朱厚照露麵。
文官乘轎,武官騎馬。如楊瓚如許的從五品,還是隻能步行。
劉良女點頭。
“陛下旨意,楊侍讀莫要擔擱。”
楊瓚早夙起家,換上官服官帽,掛上牙牌,帶上金尺,胡亂花了半碗清粥,便走出府門。
不提金銀綢緞,僅那座半人高的珊瑚樹,有龍眼大的珍珠,已經是代價連城。八成還是當年三寶寺人下西洋得來,換算成金銀,能裝滿多少隻木箱,楊瓚想都不敢想。
到底甚麼啟事,總該有個說法。
隻要能見王爺一麵,隻要一麵!
想起能持續宣讀上千言,半點不錯氣味的寧瑾扶安等人,不由得心生佩服。
少時,奉天門大開,百官朝覲。
怕隻怕錦衣衛另有籌算,以此為藉口,刺探王府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