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第1頁/共6頁]
不提金銀綢緞,僅那座半人高的珊瑚樹,有龍眼大的珍珠,已經是代價連城。八成還是當年三寶寺人下西洋得來,換算成金銀,能裝滿多少隻木箱,楊瓚想都不敢想。
城門大開,下方人頭湧動。
呂長史出麵上報晉王,“供出”劉氏女的歌-女-舞-女儘皆有功,西苑實在熱烈了兩日。
青煙嫋嫋盤升,禮官唱聲悠長。
冥冥中,他已完整融入這個陳腐王朝,成為汗青中不成抹去的一頁。
“你可認字?”
文官乘轎,武官騎馬。如楊瓚如許的從五品,還是隻能步行。
拜過弘治帝牌位,朱厚照一身山川日月袞服,十二旒冕冠,脊背挺直,神采寂然,自殿中行出。
聲音很低,帶著些沙啞。
“請陛下奉朝!”
可日防夜防,總有疏漏的時候。
行到東暖閣前,隻見數隻玉瓶碎裂在地,鮮紅色的丹藥四周滾落。
“你可曉得她叫甚麼?”
“死、死人了!”
陽光漸烈,頭竟有些發暈。
平埋頭神,默唸幾句“淡定”,楊瓚朗聲道:“奉天承運天子,詔曰:天子初嗣大寶,係萬民伏望,以國事為憂,宗社為重……遵大行天子遺詔,頒寬恤諸事。”
天仍有些暗,路上行人未幾。
捂著口鼻,嫌棄的高低打量。
廚娘和門房都在廳外,楊土蹲在珊瑚樹旁,看著鑲嵌在底座上的十幾枚寶石,眼睛瞪圓,嘴巴大張,好久不動一下,似已魂飛天外。
退下城頭時,幾乎絆到石階。被顧卿扶住上臂,方纔站穩。
“呂長史,不好了!”
箱子太沉,兩人抬不動,隻等臨時留在正廳。
群臣散去,內閣三公同六部九卿皆是憂心忡忡。
吏目走近,刹時被一股刺鼻的味道逼退。
到了處所,不等請見,耳邊便傳來一聲巨響。
一名吏目滿臉驚色,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話更說得斷斷續續。
楊瓚叫了一聲,楊土冇反應。又叫一聲,還是冇反應。
少時,奉天門大開,百官朝覲。
見呂長史不說話,吏目隻能硬著頭皮往下說。
“奴婢……”
在那之前,她必須等候機遇。
欽天監設定時鼓,柱香燃起,英國公張懋告六合,新寧伯譚祐告宗廟,惠安伯張偉告社稷。
劉良女似羞窘不堪,雙手緊緊攥著,衣袖捲起,能看到通紅的手背和變粗的指節。
“弘治十八年前災傷處所,流民自歸客籍,免責,濟以子糧,發還地步。”
呂長史點點頭,道:“你且附耳過來。”
顧卿側身,引楊瓚至雲蓋中,數名錦衣衛分立兩側,直往承天門。
除下廣大的布裙,抹去臉上的黑灰,蓮步輕移,柳腰款擺,不看帶著傷痕的雙手,唯見眼波流轉,豔色更勝往昔。
丹陛下,文武分擺佈兩班,就次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