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帝師2 >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第4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章

閉上雙眼,耳邊仍流淌著快腳的話。

朝議以後,三名閣老和六部尚書齊聚奉天殿西暖閣,和天子一同觀覽呈上的幾篇策論。

“馬塚宰,這恐有些不當。”

奪目的,如馬尚書這般,絕對是無浪行船,無需多吃力,便可中轉目標,更可得天子好感。

手指用力,竹製筆桿竟生生折斷。

“如此良才,自當保舉。”

今科貢士中,不下三人是解元出身,且有顧九如、董王已、崔銑等文章極佳者,實難擇出誰為鳳首,隻能交由兩名主考決計。

保安州?

接過試卷,韓文笑了笑,問道:“這份策論是中上?”

幾名閱卷官麵麵相覷,不解其意。

評鑒結束,閱卷官起家,將得上等最多的試卷送到兩名主考麵前。隨後又選出稍差一等,但切中關鍵,很能讓人麵前一亮的文章,一併等兩人複閱。

字寫得尚可,文章看似花團錦簇,內容卻經不起半點考慮。幾名閱卷官都畫了大叉,定見出奇的分歧。此中一人更是從卷首劃到卷尾,通篇橫貫兩道紅色粗痕,足見討厭之情。

“庸碌之輩,為官也無建立,該當黜落!”

弘治帝拿起楊瓚的文章,較著在問,這篇策論是如何回事?

風過燭火,焰心跳動,室內一片沉寂。

謝丕和顧九如的最為出彩,第三個被天子誇獎的卻不是董王已,而是閆璟。厥後,崔銑等人的策論均被一一評鑒,言辭深切者多得讚譽。

平淡者不取,過火者不取,自作聰明、嘩眾取寵者更不能取。

“回司徒,此篇策論行文拙樸,初讀不會令人麵前一亮,細品之下,實是持之有故,言之有物。不為上上等,也可為中上。”

麵對弘治帝的疑問和同僚的目光,馬文升極是淡定。旁人不曉得弘治帝的心機,曆經四朝的宦海老油條倒是一清二楚。

話一出口,世人便曉得韓尚書的籌算。

一句話出,弘治帝的神情頓生竄改,微微傾身,問道:“十七?”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