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4頁/共4頁]
貢院之前,五城兵馬司的官兵和順天府衙役拉開長列,保持次序。亦有官員大戶的家人候在一旁,眼神發亮。
“且昨夜未能睡好,現正頭疼,實是……”
“勞煩足下,請喝幾杯水酒。”
倒是書童反應最快,取出兩個荷包,暗中扯了扯楊瓚的袖子,提示道:“四郎,報喜要給賞錢。”
當下理應拓展人脈,汲取更多“本土”知識,厥後拜訪座師,為職業生涯做好打算。官-場非他所願,然寄於“楊瓚”之身,揹負一族希冀,便容不得他亂來。
古有宵禁,放榜當日,貢院開門之前,不準閒雜人等悠長立足,差人捷報便成了第一手動靜。
王忠、程文當即現出瞭然之色。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不奇特,顧九和、董王已都在狀元樓。”
透過門縫,已有熙攘之聲傳來,多為堆棧舉子高談,異化各地口音,委實聽不太逼真。
想要在大明活下去,活得更好,終不能一意孤行,需求有所讓步。
當此時,幾匹快馬飛奔入玄武門,頓時騎士皆一身緹衣,為首者頭戴忠靜冠,腰束金帶,手持一枚腰牌,上刻錦衣衛北鎮撫司字樣。
“楊賢弟不及弱冠,何必如此?”
如此一來,自不會多加扣問,反出聲安慰,隻讓他放寬解。
“鄙人荊州王忠。”
行至桌旁,見有兩張陌生麵孔,當即拱手,道:“鄙人保安州楊瓚,兩位有禮。”
目睹將到貢院貼榜的時候,眾舉子均有些絕望。
莫非北邊又出事了?
同窗、同親、同榜,兩人獨占其二,趁未起家時訂交,遠比入朝為官後更顯至心。
不為其他,跟上雄師隊,不搞-孤-立-主-義,老是有好處。
“且去買兩個炊餅。”
楊瓚年方十七,麵龐漂亮,言行得體,觀之可親,很快博得二人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