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十三部州[第4頁/共6頁]
荊州: 治所 漢壽 (湖南常德市東) 轄區 今河南西南部,湖北、湖南二省及黔、桂、粵三省邊沿。 益州: 治所 雒(四川廣漢縣,後遷綿竹,再遷成都) 轄區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陝西南部及鄂、甘各一隅。
幷州:東漢和魏治晉陽,轄今山西大部以及內蒙、河北各一部。
陳國:獻帝時改陳郡,治陳縣,即今淮陽。
瀘水:今雅礱江下流及金沙江和雅礱江交彙後的一段。
盧龍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信都郡:又稱廣川國,治信都縣,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滎陽郡:曹魏時始設置,討董卓時髦未有滎陽郡,更無滎陽太守的稱呼。
廣陵郡:治地點今揚州西北,當時屬於徐州統領。
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隴西。
金城郡:轄今甘肅蘭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肅永靖西北),漢的金城縣是指今蘭州,不在金城郡轄內。
濟陰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東南。吳後改西陵,晉又改夷陵。
上黨郡:治地點壺關,轄晉東南。
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沮水、漳水之間。
太原郡:治地點晉陽,即今太原市西南。
桂陽郡:治彬縣,即今湖南彬州,轄今湘南粵北。
交州:東漢交州治番禺,即今廣州,轄今兩廣及越南北部。吳分交州為交州和廣州,廣州治番禺,交州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交州轄今越南北部和兩廣的雷州半島和欽州地區。
零陵郡:轄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當時的零陵縣在今廣西全州。
烏林:孫劉破曹處,今湖北洪湖縣東南,長江北岸的烏林磯。
五丈原:在今陝西歧山南,斜穀口西。
七星關:今貴州畢節西南七星山上,傳諸葛亮祭旗處。
梓潼郡:劉備稱帝前分廣漢郡設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膠東郡:偶然是國,治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
遝中:薑維屯兵處,在今甘肅舟曲西、岷縣南。
淮北國:治壽春(今安徽壽縣),轄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南陽郡:治宛城。
武陵郡: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西),轄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青溪:吳在建業城東南開運河,從鐘山西南經今郊區入秦淮河。
小沛:即沛縣的彆稱。
交州: 治所 廣信(廣西梧州市)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天水郡:治地點冀縣,今甘肅甘穀東南,東漢時曾叫漢陽郡,魏又改整天水。
子午道:從長安東南的杜陵穿秦嶺到漢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河間郡:偶然是國。治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
穎川郡:轄今河南中部,治陽翟(今河南禹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