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都市娛樂 >爵墓 > 第十三章 守墓異獸第七篇(長)

第十三章 守墓異獸第七篇(長)[第4頁/共12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六《羽》:夜行遊女,一曰天帝女,一名釣星,夜飛晝隱,如鬼神,衣毛為飛鳥,脫毛為婦人,無子,喜取人子,胸前有乳。凡人飴小兒,不成露處,小兒衣亦不成露曬,毛落衣中,為鳥祟,或以血點其衣為誌。或言產死者所化。

《水經注·江水》:YX縣地多女鳥。《玄中記》曰,陽新男人,於水次得之,遂與共居,生二女,悉衣羽而去。豫章間養兒,不露其衣,言是鳥多落塵於兒衣中,則令兒病。故亦謂之夜飛遊女矣。

“夜飛晝隱。”(《酉陽雜俎·羽篇》)

“姑獲鳥晝飛夜藏,蓋鬼神類,衣毛為飛鳥,脫衣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遊女,一名鉤星,一名隱飛。鳥無子,喜取人子養之覺得子。今時小兒之衣不欲夜露者,為此物愛,以血點其衣為誌,即取小兒也。故世人名為鬼鳥,荊州為多。昔豫章男人,見田中有六七女人,不知是鳥,蒲伏往,先得其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去就毛衣,衣之飛去。一鳥獨不得去男人取覺得婦,生三女。其母後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以衣迎三女,三女兒得衣亦飛去,今謂之鬼車。”

另有說法是一頭九尾的蛇形怪物,頭上有獨角,呈現即意味著將發大水。

彆號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暗,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古風》皆有載。

《廣韻》:“鶬鴰,《韓詩》雲:孔子渡江,見之異,眾莫能名。孔子嘗聞河上人歌曰:‘鴰兮鶬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這類“一身九尾”的鳥,曾經被孔子看到過,當時已經很少有人曉得它的名字,隻感覺它非常奇特。厥後有人將它叫做“鶬鴰”,也就是貓頭鷹一類的鳥類。九頭鳥或許就是從九尾鳥演變而成的一種傳說凶鳥。

“九鳳”的神性,以它的名字便可獲得證明。鳳是我國當代最為崇拜的兩大圖騰之一,與龍並稱。它是吉利幸運的意味,《山海經·南山經》中說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爾雅·釋鳥》郭璞注:“鳳,瑞應鳥。”《說文》:“鳳,神鳥也。。。。。。。見則天下大安寧。”因為鳳凰是吉利之鳥,當代有的帝王,如少昊,周成王即位時,傳聞都曾有鳳凰飛來道賀。

《正字通》:鶬鸆,一名鬼車鳥,一名九頭鳥,狀如鵂鶹,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見火光輒墮。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