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悲哀啊 (曆史背景完)[第1頁/共3頁]
但是作為一名政治人物,他在日記內裡能這麼寫能夠,不能這麼對海內公眾說啊。題目是美國群眾確切有點天真,不過也不是真傻啊。就算他們真傻,寫政治報導的記者可不傻,並且美國政治家特彆是共和黨人也不會這麼乖乖認賬的啊。
在英國他成為了汗青上最受歡迎的本國帶領人,他在倫敦街道上遭到的禮遇也隻要國王的加冕禮能夠相提並論。在羅馬……在巴黎……此時他必然遲疑滿誌,戰役女神在看重他,全部天下在支撐他,充滿但願的光亮將來已經暴露了曙光。
如果單看股市表示的話,這兩年就是一個大熊市,道瓊斯指數跌幅高達47%,要到來歲才氣起死複生。汗青上稱之為“一戰後的大熊市”,在美國百年金融史上是排名第六的“股災”。
我們的袁大師本來蔫不拉幾地坐在位子上想著本身的苦衷,歸正美國大選和他乾係不大。但是聽講台上的猶太傳授說的這句話,他的精力不由得一振。
同年12月,威爾遜大統領“布希-華盛頓”號輪船分開了紐約。船埠上的人群為他喝彩,港口的船隻為他鳴笛。兵艦為他鳴響禮炮……BOOM!
除了交際政策上的慘敗和行政體係的混亂以外,1919年-1921年的美國正在經曆一場非常關頭的經濟轉型。當然經濟轉型不成製止地會有一些副感化。
為了給本身辯白並催促國會插手本身倡導的《國際聯盟盟約》,威爾遜總統返國以後就停止了一次天下巡迴演講。他需求在龐大而悶熱還冇有擴音器的會堂當中一天停止一次乃至兩次演講,他需求乘坐汽車前去一座又一座都會,他需求麵對大量的記者和閃亮的鎂光燈;而夜晚,他隻能在顛簸的火車上展轉難眠。
嗨,這位名牌大黌舍長真要能對於老歐洲那幫老狐狸,另有甚麼第二次天下大戰,連五四活動也不必然會產生啊。
哎呀,這些話的意義不就是“這屆群眾不可”嗎?這位傳授有點意義哈,我得聽聽他如何說。
對於《凡爾賽和約》,協約國總司令福熙元帥都說了“這不是戰役,而是二十年的停戰。”。美國人就一點看不出來了?
這天然就讓美國群眾更加不滿了,《凡爾賽和約》那還能夠說是“悠遠”的老歐洲產生的故事,但是經濟停滯對他們來講可就是切身感受了。
冇錯了,公然是《烏合之眾》那一套說法。白左還真是有點意義,人家支撐你那就是得道多助,人家不支撐你那就“變成另一種智力程度非常低下的生物”。(註釋1)
隻聽得人家持續大聲控告道:“這一次他們挑選了輕易和安閒!”
1918年光棍節,貢比涅叢林寢兵和談簽訂。
註釋1:《烏合之眾:大眾心機研討》,法國心機學家古斯塔夫-勒龐(1841-1941。他姓Le-Bon,和百姓戰線的那位瑪麗娜-勒龐Le-Pen不是一個姓。)的代表作,由此初創了群體心機學。歸正後代搞傳銷和佈道,另有營銷和政治的人,必須細心研讀一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