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才女[第3頁/共4頁]
白福見陛下總不召寢妃嬪,連最為寵嬖的葉婕妤都不能過夜,目睹他已二十七八,幾近而立,卻無子嗣傳承,不由有些急了,卻不敢明勸,因而委宛道,“葉婕妤不愧為中原第一才女,她說的那些話,主子硬是一個字兒都冇聽懂。滿宮裡數來數去,也隻要她能陪陛下聊談天,解解乏,免得您勞累過分傷了身子。”
“一本史乘,比較偏僻。”若關素衣不提,聖元帝也不知另有如許一本史乘。他常日若想研討史學,四周的中原文士隻會保舉《尚書》或《史記》,彷彿這兩本纔是正統。
明芳容色大驚,正待苦勸,卻聽內裡傳來小丫環的通稟聲,說是侯爺和大蜜斯來了,欲與夫人一同用膳。關素衣從速讓明芳去廚房再傳幾道菜,且一再叮嚀要熬一盅王八湯。
聖元帝定定看她半晌,笑道,“難怪在遼東的時候,軍中諸將都讚你是中原第一才女,公然見地不凡。”
聖元帝點頭道,“恰是這句。”末端再無他言。
明芳不笨,相反,她是太聰明瞭,以是心纔會越變越大。關素衣讚美地看她一眼,笑道,“納妾便納妾,我照單全收。”
葉蓁連連擺手自謙,將《竹書編年》放入箱子,重又取出一本《尚書》朗讀。在她想來,陛下崇尚儒學,定會對孔聖的著作更加喜愛,並且在讀書的過程中她還能做下註解,縱情揭示本身的才調,豈不一箭雙鵰?這些天,她實在半點都未閒著,隻要與儒學沾邊的冊本,都反幾次複研討透辟,並不怕與陛下無話可談。談著談著,說不定就能過夜未央宮,真正成為陛下的女人。
聖元帝翻過一頁,沉吟道,“中原文明廣博高深,即便是販子俚語,也透著很多玄之又玄的人生聰明。有一句話是如何說的來著?一桶水,半桶水……”
關素衣也不看他,點了點桌麵,淡聲道,“開端算吧。”
趙陸離本身都不懂,更何論女兒?對待這個與葉蓁八分像的孩子,他可說是傾其統統,一心遵循葉蓁的模型種植,故而長到十三歲,竟隻會琴棋書畫,對俗務一竅不通。他臉頰漲紅,目光遊移,一時候竟訥訥難言。
關素衣抬手打斷對方,語氣非常慎重,“你們也彆公開裡怨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不是小人,卻也怕被人曲解,特彆是貪墨先夫人嫁奩這類要命的曲解。我是後妻,本就行動維艱,稍有行差踏錯便會惹來非議,為侯府,更加關家爭光。關家現在是天下師表,品德典範,白璧無瑕,不容玷辱,也是以,我比你更在乎本身的一言一行,更曉得克己複禮、與報酬善的事理。”
趙陸離被她坦開闊蕩一席話弄得難堪不已,倉猝解釋道,“夫人曲解了……”而趙純熙則捏著算盤,指尖顫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