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向品第二十五之二[第1頁/共9頁]
不取眾生所言說,統統有為虛妄事,雖複不依言語道,亦複不著無言說。
以最勝智觀諸法,此中無有一法生,如是便利修迴向,功德無量不成儘。
三世統統諸如來,聰明顯達心無礙,為欲好處眾生故,迴向菩提集眾業。
菩薩所得勝妙樂,悉以迴向諸群生,雖為群生故迴向,而於迴向無所著。
統統如來出人間,為欲啟導眾生心,如其心性而察看,畢竟推求不成得。
用心馳念於諸佛,統統人間大明燈,十方統統諸如來,靡不現前如目睹。
普攝十方天下中,統統眾生無不足,觀其體性無統統,至統統處善迴向。
示入眾趣安隱樂,恒守諸根沉寂樂,悉以迴向諸群生,普使修成無上智。
“表裡統統諸人間,菩薩悉皆無所著,不捨饒益眾生業,大士修行如是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諸扶養具,於無量無數不成說不成說劫,淨心尊敬、恭敬扶養統統諸佛,恒不退轉,無有歇息;一一如來滅度以後統統舍利,悉亦如是恭敬扶養。為令統統眾生生淨信故,統統眾生攝善根故,統統眾生離諸苦故,統統眾生泛博解故,統統眾生以大寂靜而寂靜故,無量寂靜而寂靜故,諸有所作得究竟故,知諸佛興難可值故,滿足如來無量力故,寂靜扶養佛塔廟故,方丈統統諸佛法故,如是扶養現在諸佛,及滅度後統統舍利。其諸扶養,於阿僧祇劫說不成儘。如是修集無量功德,皆為成熟統統眾生,無有退轉,無有歇息,無有疲厭;無有固執,離諸心想;無有依止,永絕所依;闊彆於我,及以我所;照實法印,印諸業門;得法無生,住佛所住;觀無生性,印諸境地。諸佛護念發心迴向,與諸法性呼應迴向,入無作法成績所作便利迴向,舍離統統諸事想著便利迴向,住於無量善巧迴向,永出統統諸有迴向,修行諸行不住於相善巧迴向,普攝統統善根迴向,普淨統統菩薩諸行泛博迴向,發無上菩提心迴向,與統統善根同住迴向,滿足最上信解心迴向。
於一佛土無所依,統統佛土悉如是,亦不染著有為法,知彼法性無依處。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至統統處迴向?
於諸境地得安樂,諸佛如來所獎飾,泛博光亮清淨眼,悉以迴向大聰哲。
統統諸法無不足,悉入於如無體性,以是淨眼而迴向,開彼人間存亡獄。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隨順修學去、來、現在諸佛世尊迴向之道。如是修學迴向道時,見統統色乃至觸法若美若惡,不生愛憎,心得安閒;無諸不對,泛博清淨;歡樂悅樂,離諸憂惱;情意柔嫩,諸根清冷。佛子,菩薩摩訶薩獲得如是安樂之時,複更發心迴向諸佛,作如是念:‘願以我今所種善根,令諸佛樂轉更增勝,所謂:不成思議佛所住樂、無有等比佛三昧樂、不成限量大慈悲樂、統統諸佛擺脫之樂、無有邊沿大神通樂、最極尊敬大安閒樂、泛博究竟無量力樂、離諸知覺沉寂之樂、住無礙住恒正定樂、行無二行穩定異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