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東征戰役 下[第2頁/共3頁]
3月6日――8日連續兩天統帥召開了政治局擴大集會,集會上闡發總結了赤軍東渡以來的情勢,調劑了作戰擺設。
統帥隨後決定宜將剩勇追窮寇,籌辦批示赤軍主力,東進兌九峪,穿過同蒲路,開赴冀省抗日火線。
翌日淩晨兩點,一師度過黃河,趁著夜色的保護對戍守空虛的綏德縣城建議了突襲,綏德守備旅主力已經被調開,城裡隻剩下一個保安團。
2月20日早晨十點,當綏德守軍分開縣城前去佳縣聲援時,張城帶領蓄勢待發的一師登上早已備好的上百條船隻,快速向東岸劃去,頃刻間,百帆竟發、強渡通途,場麵巍為壯觀。
佳縣守敵眼看救濟有望,在三師強大的兵鋒壓力下,於21日早上八時向我軍投降。至此,僅僅一夜之間,少縱便一舉衝破黃河通途,連下兩城。
晉軍旅長梁鑒堂獲知義牒失守、石樓被圍的凶信,頓時慌了手腳,急倉促便趕到石樓聲援,卻不知李雲龍麵粗心細,圍城是偽,打援是真。
赤軍連戰皆捷,令得閻老西懾伏不已,為了停止赤軍高歌大進的勢頭,他急調兩個縱隊8個旅共四萬多人的兵力,集結於汾陽、交口、隰縣地區,籌辦在交口以西的兌九峪地區與赤軍主力決鬥。
與此同時,政委帶領三師東渡黃河以後,對佳縣圍而不攻,實施圍城打援的戰術,佳縣四周的晉軍前去佳縣聲援,卻被三師在半路一一伏擊,包含綏德守備旅在內,全都被三師擊潰。
3月9日,晉軍右翼楊效歐部第二縱隊起首向兌九峪以西之大麥郊、陽泉曲推動。晉軍右翼李生達第三縱隊協同行動,經三泉鎮進至下堡、杏野一帶,其先頭軍隊201旅連夜進占原莊、羅巴溝一帶山頭陣地,籌辦於拂曉時分派合楊效歐部策動俄然攻擊。
當晉軍旅趕到半路之時,遭到李雲龍一旅的主力伏擊,成果被一旅毀滅大部,隻剩五百多人逃出重圍。
最後,集會還詳細味商了兌九峪戰役的擺設,決定集合我軍之上風兵力,在兌九峪一帶重創晉軍,掃清東進抗日的門路。
中午十二點,晉軍十餘架轟炸機飛臨兌九峪上空,對我軍狂轟濫炸,我軍一時不查,傷亡甚重。
我軍充分把握敵軍意向,3月10日淩晨5時,合法晉軍埋鍋做飯之際,我軍三路雄師俄然殺出,分三麵同時對敵軍建議進犯,同時張城敏捷派出馬隊團快速向兩翼包抄,試圖堵截晉軍李、楊兩部的聯絡,將晉軍豆割包抄,各個毀滅。
中午十二點,我軍的炮兵軍隊以及輜重軍隊順利通過了我軍連夜搭建的浮橋,張城留下一個團留守綏德後,便馬不斷蹄地向東南挺進,直撲晉軍河防司令部地點地――義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