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1頁/共5頁]
武太後抬起了手,表示他噤聲,“此話怎講?”
溫懷義瞠目,若之前他對李令月隻要些不滿,此時便已升為痛恨。他回嘴道:“太後!”
“嘶——”
塵沙濺起,由著力道頓失,武家兄弟一時不穩跌在了地上,隻是他二人卻看似並不在乎,站起家悄悄拍了拍灰塵,便回身走出了宮門。
李令月嗤然,上官婉兒倒是悄悄挪了身子,趁無人重視,將案邊的筆置到了地上,因著地上鋪有毛毯,筆落地無聲倒是冇有人發覺。
又過了兩個月,被運氣女神眷顧的溫懷義終究“班師”返來。武太後站在天津橋上親身驅逐這位為大唐立下功勞的重臣,嘉獎不吝並當場賜了他一個正三品的左武衛大將軍,加封梁國公,恩寵非常,令人羨慕。事罷,武太後更是以與溫師切磋佛法為由,將他請進了宮。
※
竟然是之前纔看到的溫懷義。撫在簾上的手撤了歸去,李令月叮嚀兩人前去照看,便又持續向乾元殿趕去。
偏殿裡,李令月和上官婉兒並排坐在榻上,八月日頭酷熱,侍女知心為兩人上了一盤酥山。
她垂眸看了看本身藏在襦裙下略有些隆起的小腹,忽而發覺經此一事,竟是對親情看得更淡了些。撤除李賢的兩個兒子被人誣告險遭鞭殺時,用卜卦將二人改成放逐外,其他那些本就冷淡的宗族罹難,她都置若罔聞。
※
武太後點頭,反問:“如何了?但是你算到了甚麼?”
阿孃如何會喜好如許的貨品?李令月不解,不過溫懷義的行動她倒是清楚了,竟是想用苦肉計來讒諂她,真是小肚雞腸兼無知。她迎上武太後扣問的目光,淡然以對。
步攆緩緩行著,斯須便至了洛陽宮。在應天門口,她瞧見武承嗣兩兄弟正上趕著幫溫懷義牽馬,神情專注倒是連她都未發覺,不由得嗤了一聲。正待放下帷帳向內前行,她卻聞聲溫懷義同她打了聲號召,姿勢隨便,竟是冇有一絲的尊敬,倒更像是長輩號召,等著她來施禮普通。
蟬鳴嘒嘒,上官婉兒望了李令月一眼,悄悄點頭表示附和,回過甚,又挖了一勺酥山送入口中。
※
上官婉兒瞧她如許,倒是忍俊不由,她自顧自地吃著,隨口道:“那二報酬了奉迎太後倒是竭儘所能。”
溫懷義抽泣了兩下,抬開端似有顧忌普通,偷偷看向李令月,卻發覺李令月也正看著他,雙眸含笑,但不知為何竟讓他有些發寒。他倉猝將臉頰垂下,又躲在武太後懷裡哭泣起來。
上官婉兒發笑,毫不避諱地問道:“你剋日惹到那賊禿奴了?”
改朝換代,捐軀在所不免。李氏宗族是武太後即位前的絆腳石,武太後在對方發難之前先發製人,冇甚麼好詰問的。天下本就殘暴。至於阿誰起初為他避過一劫的男人,李令月隻但願他的兄長念在夫人未去的麵上,不要再這麼義憤填膺,自不量力地害人害己。這一次她不會再為薛紹做些甚麼了,他們兩人早已無交集,她仁至義儘,此時隻想謀取大業,用她的一顆心好好賠償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