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上)[第3頁/共4頁]
林夫人忙上前攙了那劉太太的手,笑道,“我來遲了,倒讓您久候了。”
劉太太大笑,複又解了身上配的一枚玉佩笑道,“好孩子,看麵相就曉得你是個極好的,我本來備的東西竟配不上你了。這個雖不值甚麼,卻勝在水頭還好,原是我遠嫁的大女兒孝敬的,你且拿去,權作個玩意。今後有了好的,我再送你。”
這一日倒是陽光晴好,林夫人攜了黛玉同坐一輛朱瓔八寶華蓋車,其他丫環婆子分坐了六輛青呢黑漆平頭馬車,又另有很多長隨小廝護院或騎馬或步行的伴同。及至山腳下,又有丫環婆子們圍得嚴嚴實實不叫人看了夫人蜜斯去,林夫人方與黛玉下了車,又見一旁正停著一台四人大轎並兩輛翠幄朱輪雙駕車,又另有幾輛空蕩蕩的馬車停在那邊,便笑道,“必是劉太太已到了。”
黛玉聽她道那玉牌原是她女兒贈的,想來意義天然分歧便不大敢接,隻道“此物既有如此淵源,想來劉太太常日自是極愛的,玉兒如何好受。”
林夫人便讓丫環攙了她們起來笑道,“你們太太一貫可好,這時候就到了,很多早出門呢?”
那婆子回道,“恰是呢。”
隻是從府裡的意向卻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來,黛玉在母親內間也聽到過,先是安姨娘因為惹怒了太太的罪名被禁足並罰了月銀。以後便是從外院得的動靜,父親派了五六個健仆彷彿是要押送兩人去某地,黛玉模糊記得那一處彷彿聽人說過是安姨孃的故裡,想來要送的人當是安姨娘阿誰犯了事兒的兄弟並她的侄兒,隻是卻不知究竟是要如何措置了。
林夫人因道,“原是如許,你們太太也是坐肩輿上去的?”
且不說黛玉貪看風景而忘了時候,恍忽間便到了通惠寺前牌坊。
那劉太太便親給她繫上道,“好玉也得配上好人兒呢,我隻怕這個還配不上你通身的氣度,你要嫌棄,那就當賞丫環的也好。”
林夫人這裡接了帖子,不過想了想,便應下了,又見黛玉那日正巧不消上課,便乾脆決意帶她一起去了。
那兩個婆子原也是知府太太身邊的對勁人兒,夙來也是有眼力見的,見世人簇擁當中立了一名婦人,一旁立了個約莫五六歲的女人,便知這是林鹽政的妻女了,忙報了家門倉促下拜。
黛玉並不常出門,且不說小時父母不放心,便是到了揚州以後,林夫人因為憂心女兒身材,連眾官家夫人之間的宴飲集會也去的極少,便是偶爾赴宴,也並未曾帶過女兒出去。因此黛玉每日裡隻在本身家裡,連家門都冇出過,更不消看到說如許的山色風景了。
那兩個婆子見說話的這一名女人穿戴秋香色比甲,頭上也帶了兩隻金鑲玉的簪子,更兼措告彆走很有些氣度,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