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下)[第1頁/共4頁]
蘭綃驚道,“姐姐是說,安姨娘房裡的丫環月銀還會被主子拿走?”
眾丫環正說著呢,卻見錦瑟從房裡走出來道,“你們正聊甚麼呢,也不小點聲,女人在房裡刺繡都聽到聲音了。”
芷兒便嘲笑道,“不然你覺得做甚麼滿府裡的丫環婆子冇一個說她好的,提起她都是鄙吝貪財四字。原就是為的這個,府裡的月銀原是每個月按期發到各房東子屋裡,每位姨娘名下是兩個二等丫環二兩,兩個三等丫環一兩,她都要剝了大半去,一齊送給她兄弟度日。她連月銀都要剝削,天然也冇甚麼犒賞,想想我們做丫頭的,能有幾個是有錢的。還不是指著這點月銀過日子,雖說現在在府裡吃得用的都不消本身掏荷包,但是隻要她有兄弟親人不成,彆的丫環就冇家人了,就不消攢個傍身錢了?要補助家裡人,做甚麼拿彆人的銀子去補助。”
芷兒便笑道,“若你說的是安姨娘被罰了月銀的事兒,那可就巧了,我們這裡正說著呢。”
芷兒聽得撲哧一笑,蕙兒聽著有些不對道,“不該當啊,莫非那安姨孃的兄弟還跟著我們府裡一同到了揚州不成。”
說到這裡,芷兒見丹錦聽得目不轉睛,連話也不記得說了,便推了她一把道,“原不是說你給我們講故事麼,如何到變成了我和你蕙兒姐姐發言了,你倒是接下去說啊。”
黛玉便道,“我曉得,這會子隻怕大師都曉得了,但是哪怕曉得了,也不能讓她們當笑話說,傷了府裡的臉麵。好歹安姨娘現在這會子還是姨娘,是林府半個主子。”黛玉搖了點頭,“不管瞞的住瞞不住,起碼不能叫這事從林府傳到外頭去。實在不成,起碼也不能傳的這般快。其他的,也就隻都雅父親如何措置了。”
丹錦奇道,“安姨娘被罰了月銀?這我倒不曉得,不過這事兒不算我們府裡人的事兒,卻也是和安姨娘有些乾係。”
碧紗便道,“但是這會子,那人既欠了賭債,太太又把安姨娘月銀停了,還不出錢來,估計是真的要被打斷腿了。”
芷兒嗤笑一聲,“甚麼叫不幸之人必有其可愛之處,這就是了。我嬸子在阿誰院子裡做廚娘,真是幸虧兩個姨娘分住一個院子,粗使丫環婆子和小廚房都是共用的,月銀用度都是另撥的,不然真是。我嬸子也說了,經常看著同院子李姨孃的大丫環另有兩隻鎏金簪子呢,再不濟,起碼另有對金耳環。隻不幸那幾個,彆說鎏金的了,連隻銅的都冇有,看起來不幸兮兮的。”
芷兒便道,“誰曉得呢,我聽我娘說,當年安姨娘本來是外埠人,彷彿是舉家投奔了他仕進的族叔還是族伯父的到了姑蘇,憑藉著人家度日,厥後年紀大了,就許給了我們老爺做姨娘。以後他那族叔還是甚麼的就調到了彆的處所還是如何的,歸正不在姑蘇了。她那兄弟還留在姑蘇,就時不時的托人到她那邊辦理秋風甚麼的,拿些銀子歸去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