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雄文驚四座[第2頁/共3頁]
時務策論讀了一半,曹崇也收了之前對李鳳梧的間隙之心,大聲笑道:“如此甚好,也叫大師曉得我府學多瞭如何一員才子。”
但是浩繁先生和東廳傳授等了好久,也不見周必大落一墨,暗自驚奇,大師都熟知周必大其人,立品剛正,就算李家小官人是經他首肯入的府學,這類環境下決然不會秉公,隻是他為何不落筆?
諸多先生才學不如東西廳傳授,現在皆被這一篇洋洋灑灑千餘字的雄文給驚得不要的不要的,一時候竟都沉浸此中而無人說話。
浩繁先生大受震驚,一時候明德堂內沉寂無聲,隻剩下曹崇的聲音持續念下去,直到最後一段“海陵王歸去,然烏祿治國經略,群臣相守高低相安……幾顯堯舜遺風。我大宋雖有采石之彩,然無朱仙將帥,又無黃龍之兵……兵鋒此去難複汴京,諸事當徐圖。天家欲北歸,宜先富國,朝欲京汴梁,搶先強兵。”
說完在浩繁先生駭怪莫名的目光中點頭晃腦大聲唸叨:“建炎南渡,兩朝對峙,然世事無悠長昌期,歲歲而過,必颳風雲戰事,前有嶽王戰利後有采石捷……”
明德堂內一片溫馨,就連周必大這位將來的兩朝相公也沉浸此中,咀嚼很久才喟歎道:“真是個後生可畏吾衰矣,此文之佳,當不該藏匿在明德堂,某必作章折傳與臨安。”
曹崇本是想等周必大閱完再複審,此時也忍不住獵奇之心,靠疇昔問道:“子充兄何故不下筆審之?”
然後遞給曹崇,曹崇複審時一臉痛苦,無他,李鳳梧的筆跡實在讓人看不下去,如果不是因為此子是此次測驗風雲人物,以曹崇的脾氣底子不會看下去,直接給黜落。
世人聞言都是詫然。
瞥見楊奉賢等人出去,世人放動手中事情,紛繁圍過來,等候東西廳傳授周必大和曹崇一起核閱阿誰風雲人物李家小官人的試卷。
承惠於王安石,太學體幾近銷聲匿跡。
有周必大評閱在前,曹崇隻在經義卷補了兩處,便也給了個良上的結語。
和曹崇超脫書法一比,李鳳梧那字便顯得極其不堪入目,真是個天上地下的差異,不曉得李鳳梧看到時候會做何感觸。
測驗結束,李鳳梧帶著惡仆李钜鹿回李府挑逗朱喚兒去了,至於測驗成果,第二日遣一個仆人到文宣王廟看張榜便可。
隻是鐘毓秀和其他幾位先生則有些無法,鐘毓秀心中有鬼不說也罷,其他幾位先生,此中兩位便是柳家那位青染公的弟子,目睹氣死教員的小子竟然要入府學,本身還要教誨他,內心彆提多彆扭了。
這已是他第二次因李鳳梧說出後生可畏吾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