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1頁/共4頁]
燕清微微一笑,開端扯皋比拉大旗,用此時髦未呈現的《後漢書》裡話來作回敬:“清卻以為,仁德遠不範圍於此。仁者,亦具德也,當進柔良,退貪殘,奉時令。以是助仁德,順昊天,致和藹、利百姓者也。”
說白了,就是卿本才子,緣何眼瞎?
燕清見他微成心動,稍稍醞釀了下情感,鏗鏘有力地做了個總結:“今廣廈將傾,山巒即覆,然有一人,憑一己之力欲剿董賊,忍辱負重;為利百姓,處身自苦;為主儘瘁,不恃豐功;氣勝華嶽,義出肺腑。既不辭勞苦,又不爭榮辱,貧賤繁華皆能安然處之,赴湯蹈火亦在所不吝。山流水轉,唯盤石不移。如此高風亮節,清又非生了一雙不知辨析的渾濁魚目,有幸得其主,乃洪福。不過戔戔罵名爾,縱有千夫所指,主公尚且安然背得,清不過幸運得點輕才微智,一不敷為道之人,又如何背不得?”
燕清開解道:“元直切莫妄自陋劣,有此心者,已是難能寶貴,更何況元直身懷奇才,又內心腐敗,不懼明珠暗投。孤掌當然難鳴,然共戰者速來貴精不貴多,便如陣容浩大的伐董聯盟,因各自心胸鬼胎,即便兵強馬壯,也何如不得董賊的放肆放肆,便自行分崩離析。”
他問得直接,燕清也答得痛快:“不瞞元直,吾主誌不在謀權索位,而在安定戰亂,救濟百姓,剛拒了兵馬多數督的封賞,亦不享高官厚祿,隻拜了豫州刺史位,正在前去述職途中。”
徐庶與燕清都知他苦處,那裡會不見機地勉強,也不假作推委,容他歡歡樂喜著人去牽了兩匹良馬――本來是要籌辦馬車,被對此敬謝不敏的燕清忙不迭地拒了,又取了些個乾糧川資,依依不捨地將他們送到了驛站。
路上二人有說有笑,在燕清故意引誘下,徐庶更加感覺與他誌趣相投,直至天氣漸暗,欲尋一地投宿時,突聞燕清歉意道:“清微有小恙,需先去一趟醫館,不知可否勞煩元直作陪?”
徐庶沉吟好久,忽道:“不知呂將軍現往那邊?”
燕清見他還欲再送,忙勸止道:“送君千裡,終須一彆,有緣今後自會相逢,州平交誼已領,且回吧!”
徐庶揮了揮手中的羽扇,行動說不出的蕭灑都雅,朗聲笑道:“州平若不想遊手好閒,這還不輕易?”
燕清內心悄悄發苦。可這個一不謹慎裝出來的*已經裝到一半,再擔憂也隻能忍著把他裝完,隻得一邊雲淡風輕地欣喜讚歎不已的徐庶,一邊內心滴血、冷靜後怕。
臂骨折了,本應痛若鑽心,可燕清舉手抬足卻未有半點非常,還與他們同坐喝酒,談笑風生,以後更是若無其事地騎馬趕路,途中顛簸了好久,與他扳談,端倪也全然不泄半分痛苦之色。
這話說得大膽,乃至有非議朝政之嫌,卻頗合徐庶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