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半生為奴 > 第103章 琴簫相合

第103章 琴簫相合[第1頁/共4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容與這才昂首看了眼天光,趕緊起家和林升一道趕去暖閣。健忘是從甚麼時候開端,沈徽風俗要和他一起用一日三頓的禦膳,倒是他本身因有旁的事牽絆,常常健忘時候,已至於不止一主要沈徽在用膳之時等候。

聽上去是非常過分,容與不由揣摩起剋日該減少去南書房的次數,也順帶多去經廠轉轉,躲過幾頓午膳晚膳纔是端莊。

“入秋了,該用些牛乳。我記得你誇過膳房做的奶酥好,趕明兒讓他們再多預備些,送到南書房去。”沈徽淡淡說著,有家常談天的隨便,“讀書的時候就著些普洱,也算是這個時令的好吃食。”

“發乎情止乎禮?”沈徽再度冷哼,“你又如何曉得?即便太子懂端方,難保旁的人起甚麼歪動機。搭上儲君,今後的好兒可多著呢。”

連海道,“殿下除卻樂律,一貫並無其他特彆癖好,常常又嫌教坊司的樂伎彈奏過分莊嚴寡淡,以是閒暇時會教習宮中幾個近身奉侍的女官吹吹打器。此中這絳雪最是聰明聰明,善解殿下情意,殿下也格外喜好和她一起彈奏會商。”

他提出合奏,林蘅若頓時麵上浮起一層紅暈,低頭間自有不堪之態,持了飛瓊笛立在一旁等候。

“天然是好。”沈憲隨口讚著,神采卻帶著幾分欣然,“但是美則美矣,卻還是未儘。梅為花中至清者,淩霜傲雪,表示其清冽天然不錯。然古時做此笛曲卻並非隻表現此處,曆代樂譜中有載,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引大多表示為幽怨離緒。若說古意,卻還是差了那麼少量。”

至於旁人激賞與否,也底子不敷以擾亂他們互解相通的情意。

旁人都還罷了,此時殿中最為難堪的人當是林蘅若,因無人存眷,她還寂落地站在坐位處,一臉利誘駭怪,神采已由紅轉白,一雙妙目鋒利地盯住絳雪。可惜對方毫無發覺,或者說全然不睬會。很久以後,林蘅若麵露自嘲笑容,終是冷靜落座,扭過甚去再不看太子和絳雪一眼。

吹奏的恰是古曲梅花引中的二弄穿雲。相傳梅花引是晉人桓伊所作,他樂律之妙曾被稱為江左第一,亦有笛聖之佳譽,當年曾手執一支蔡邕柯亭笛吹奏梅花引。

轉眼到了天授十三年,方入了秋,京裡天高雲闊,這日太陽移至中天,南書房內的漢白玉地磚被鍍上了一層淡金色,容與正在書架上翻找一本古籍,全冇留意現在已近正中午分。

沈憲舒廣袖,悄悄一撫那響泉琴,立時帶起一串極致動聽的叮咚聲。世人精力一振,再看林蘅若已將笛子引至唇邊,欲與太子合奏。

這天然是玩話,容與一笑,隨口拒道,“於禮分歧,臣可不敢托大。”

她的唇甫一捱到飛瓊笛,大殿中當即響起一聲穿雲裂石的清洌噪音,靈動悠長,如同在夏夜安好的太液池中滴落點點細雨,令聞者彷彿能感遭到雨後劈麵的清爽之氣。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