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77章 煉藥[第1頁/共3頁]
這就是徒弟傳給葉豐的一種養顏秘方,叫做――宜顏桃花膏!
如此一來,儘得硃砂妙用,又製止了硃砂之毒,可謂是上上之法。
葉豐才停止加水,並且加大了火力。
這罐子甘露水,是葉豐從石鐘乳上,一滴滴接來的,其貴重程度,可想而知。
這番養鼎,就養了一個多小時。葉豐才終究把那小鼎內的中藥,全數倒出。
趁其溫熱,把早就籌辦好的一點點硃砂粉,灑進了鼎內。
這份烏雞血,也並非淺顯的烏雞血,乃是七月七日那一天的烏雞血。能夠活血通絡,養顏宜色。
山中二十載,葉豐最不缺的就是耐煩,故而,做起來一點也不感覺辛苦和煩躁。
堪堪熬煮了半個小時,葉豐便停了下來。
一下午的晾曬,花瓣已經儘數乾了。
此中一小罐中,乃是白膩的油脂,乃是葉豐特地儲存的臘八那日的獾油。
如此,一則引藥入經,使丹藥中的藥物成分更好地闡揚感化,二則是為了讓硃砂快速排擠體外。
“這就成了!”葉豐欣喜地自語道。
把這倆小罐子,放到了廚房,葉豐又抓取了幾味中藥,彆離是冬瓜子、白芷、白朮、白芍等等。
把這些得之不易的黃精丸,一粒粒收取起來。
正式煉藥之前,葉豐倒是把那沈南星送的小鼎,好好洗濯打磨了一番。
三月三的桃花,正如葉豐所說,其內包含了奇特的春之活力,更具奇效。
與此同時,葉豐更是拿出了本身收藏的阿誰大罐子,從罐中倒出了一碗甘露水。
一口袋的鮮花瓣,乾了以後,僅僅剩下了一碗擺佈。
《醫道心經》上,並冇有為這類連丹藥都算不上的藥丸起名,葉豐便乾脆本身為其起了個簡樸的名字,叫做“黃精丸”。
就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大文學家、大思惟家韓愈,亦是死於硃砂中毒。
這五種中藥,乃是分屬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性,放在鼎中熬煮,這個過程,名為“養鼎”!
回到了本身的房間,葉豐從本身那龐大的觀光箱裡,又拿出了兩個陶製的小罐子,每一個隻比拳頭大上一點。
葉豐在山裡也曾經多次幫助徒弟煉藥,固然這一次是本身伶仃煉藥,卻也並不慌亂。
葉豐的《醫道心經》內,對於硃砂的用法和用量,亦是有極其精準詳確的註解。
葉豐便把這一碗桃花瓣,全數倒入了藥鼎以內,並冇有插手任何輔藥,亦未加水,隻是把其烘乾,而後細細地研碎。
獾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不留瘢痕,對於各種燒燙傷,以及去除疤痕有奇效。臘八的獾油,更是結果明顯。
硃砂,乃是《神農本草經》開篇第一味藥。
葉豐卻也冇有停手,反倒是又把白日采納的桃花花瓣,拿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