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正院[第2頁/共5頁]
“是我事多,就給忘了。楊家的女兒,字都是要認得幾個的。”大太太說,“瞧你一臉的聰明,也到了上學的年紀了。過幾日,我和先生打個號召,就叫白露接送你上學吧。”
丫環們就都低眉紮眼地下去做事了。看來,王媽媽固然是太太身邊的紅人,但分緣卻不大好。
“罷了,就讓七娘子住到年後吧。”她輕飄飄地說。“明日找個時候,把九哥兒帶去見見九姨娘……到底是生母,病成阿誰模樣了,九哥兒也該去儘儘孝。”
神采冷酷的二孃子就站起家點點頭,受了她的半禮。美麗的五娘子翻了個白眼,哼了聲,彆開首看也不看她。
固然這麼想,她還是多叮嚀了一句。
“王媽媽,這皮草是收到小庫房,還是收到官庫。”
早晨用飯的時候,大太太漫不經心腸提起了七娘子的事。“……九姨娘看著已是弱下去了。我想著,七娘子才六歲,這麼早就分院度日,冇小我教她眉法眼低的,將來到了婆家,不免被人瞧不起。”
王媽媽板起臉,“這是七娘子。”
大太太望著七娘子的眼神,就多了幾分驚奇。她也冇有想到七娘子應對得如許得體,挑不出一絲弊端。
直到七娘子出了門,二孃子、五娘子和九哥兒到院子裡去玩耍了,大太太的神采才沉了下來。
大太太的弟妹,天然就是二太太了,楊二老爺在都城仕進,卻把二太太丟在了對街的老宅子裡。二太太三五天總要過來竄竄門子,見了九哥兒,老是愛好得摸了又摸。
“那你就看著辦吧。”他隨隨便便地說。“一個女兒家,認得幾個字,會繡幾朵花也就是了。”
七娘子神采一黯,站起來講。
世人就都笑了,立春笑得最響,另有五娘子椅子邊站著的丫環,也笑得猖獗。
大太太就感覺有點敗興。
他們是從後院門進的正院,正院與南偏院分歧,堂屋坐落在院子當中,屋頂飛了兩三重的簷,上頭的人物雕鏤得極邃密,還貼了金箔,在陽光下明晃晃的,刺人眼睛。
“你很少與姐妹們相見,一會兒一定能認得出人。現在在太太屋裡的,約莫隻要二孃子與五娘子,都是你的姐姐,可不要無禮了。”
“這是九姨娘壓箱底的金飾了。”王媽媽說,“我還記得那一年她生了七娘子與九哥兒,太太從手上拔了這個金鐲子賜給她的。”
“你七mm都來了,還不起來?隻是賴著何為?”
“好媽媽,這一匹緞子搬出去的時候便臟了一截子,我可把那一截裁去了啊?不敷斤兩,媽媽可彆來尋我們的費事。”
大太太溫和地望著七娘子,拍打著九哥兒的背,問,“七娘子識字了冇有?”
大太太才轉過眼睛看她,眼裡帶了一點笑意,“哎,你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