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各有各的打算[第1頁/共3頁]
三人聞言當即領旨轉往麟德殿,當進入麟德殿以後,還不待李忱賜坐,便隻見白敏中率先問道:“關於河北一事,陛下可......”
從戎部的戰報與禦史台彈劾的奏疏呈到李忱麵前時,就當眾臣都覺得李忱會勃然大怒時,天子李忱卻以一副瞭然於心的姿勢呈現在了群臣麵前。
見封敖不言不語,李忱笑問道:“此事禦史台如何看?”
三人不明李忱此問所言何意,白敏中率先答道:“河北三鎮以盧龍氣力最強,轄區也最廣,比擬之下成德與魏博則要弱了些,並且三鎮之間大要雖相安無事,但公開裡倒是相互掣肘,這對於朝廷來講倒也是件功德!”
三人聞言後相互對視一眼,白敏中緊接著問道:“臣癡頑,還請陛下明示!”
李忱望著麵前堆積如山的奏疏,不由得微微一笑,而後隻說了一句話:“朕曉得了!”
而直到定州的兵使將朱玉的手信帶來以後,張仲武的臉上顯得愈發陰沉,不消多問,張仲武幾近在一刹時便已猜到了王元逵的目標,同時也為李湞的私行行動勃然大怒。
......
而禦史台的彈劾奏疏一樣也很龐大,大抵與兵部的景象差未幾,其彈劾的工具遍及東、北部幾近統統藩鎮的統統五品以上官員,彈劾的來由倒是很簡樸,隻一條:戍邊有力,坦白軍情。
......
望著拂袖拜彆的陛下,群臣麵麵相覷,但隨即隻見王歸長又折返而來,望著群臣說道:“陛下有旨,宣白敏中、兵部尚書杜讓能、禦史中丞封敖麟德殿問對!”
李忱聞言以後想了想,問道:“諸卿覺得河北三鎮如何?”
“如此說來,那我們大可靜觀其變,那李湞的死活與我們無關!”那名武將聞言後笑道。
“哼!此子過分嬌縱,尚未到差便闖下這等禍事,如果假以光陰成了氣候那還了得?!”張仲武拖著病軀,僅僅在說完這句話以後便已氣喘籲籲。
“朕曉得!”不待白敏中說完,李忱便打斷道。
封敖想了想答道:“臣覺得現在我等隻是道聽途說,待將那李湞與一乾人等召入都城交由三司會審以後才氣定奪!”
以一個段崇簡的命來換回本身三州的地界,這筆買賣的確是穩賺不賠。
聞言以後,隻見杜讓能開口說道:“白相此言差矣,李湞何罪之有?若說有罪的話那也是安平縣令與深州刺史,李湞不過是救父心切罷了,莫非還要等著李承業真正死在深州再來請旨麼?”
定州兵馬使朱玉派出的使者尚未達到幽州,以是張仲武至今都不知河北到底產生了甚麼,但為保險起見,張仲武已命媯州、幽州五萬戍邊雄師全武備戰,同時令諸州兵馬使整集各部軍隊原地待命靜候調遣。
於此同時,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