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一神一國一宗門[第2頁/共4頁]
“拜見殿下。”一個身著黑衣的精乾男人從殿外走出去,向著公子瓊躬身施禮。
“多謝殿下,他日有成,上官雲定不忘殿下之情。”
“殿下厚愛,小侄心領,隻是小侄現在一來並無甚真才實學,再則小侄修道之心尚堅,不肯有太多束縛,還望殿下諒解。”
“好,既如此,我們言歸正傳。”公子瓊說完抬手在本身麵前的幾上按了一下。
“現在的岐山國固然貌似極強大,但實在內部之危急,比我洛神國更加不堪。”公子瓊插口道。
“部屬辭職。”老鄭隨即向公子瓊見禮退了出去。
“本來如此,不知賢侄籌算先去那裡呢?”
“隻是傳言,詳細是誰尚不曉得。但我已安排人手調查此事。一有動靜,會立即告訴上官公子。”
“這是鄭將軍,你叫他老鄭便可。”公子瓊指了指精乾男人向上官雲說道。
“哦,我明白了,隻是鄭將軍又從何認定脫手劫鏢之人就是血刀幫的人呢?”
“好了,老鄭你退下吧。”
“並無直接證據,但剋日從岐山國有動靜傳來,說有血刀幫內部人酒後曾經誇口,血刀幫從未失手,隻三年前在橫雲嶺上失手過一次。是以我便遐想到能夠是指當日並未劫走玉佩之事。”
公子瓊的一番話,讓上官雲頗感震驚,雖一時有些冇法接管,細想之下,卻又不無事理,就連本身當年在堆棧做工之時,也還常常要去船埠探聽渡船的動靜,好搶在彆人前接走來往的客商。提及來這人間之事,又如何能夠不爭,就連本身在山野間,也難於免俗,打獵妖獸,不過是欲爭那些妖獸的妖丹,不然進境怎能如此之快;在長春門內練氣修道,不也還要爭個上院的名額,爭一個今後早日飛昇的機遇。
上官雲沉吟半響,起家向公子瓊深鞠一躬。
“無妨,依你就是,隻是有一事還得向賢侄解釋下,以免賢侄曲解。”
“哦,這倒有些費解了。”上官雲思考了一下問道:“如果其所殺之人多與宦海有連累,那麼必有受益一方,應當不難猜測,為何卻尋不出來?”
一番客氣和謙讓後,上官雲隨公子瓊進入大殿,兩人分賓主坐下。公子瓊隨即遣去旁人,單獨和上官雲扳談起來。
“上官公子公然聰明。”老鄭笑了笑接著說道:“因為岐山國除殿下所說的三大權勢外,另有大大小小諸多權勢,比如殿下的彆的兩個孃舅,另有國主淩倉的幾個兒子。這些權勢雖不如三大權勢微弱,但也不成小覷,這些權勢盤根錯節,相互製約,是以血刀幫所做之事,受益者雖有,但卻很難推斷出到底與誰有關聯,以是也有人推斷血刀幫實在就隻是個純粹的殺手構造,隻是拿錢辦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