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年[第1頁/共3頁]
世人這時心中才長舒一口氣,緊繃的心絃也隨之鬆馳下來。見了那少年的古怪身法,一心想要查知那少年齡實是何向來。世人均想:“看這景象,那少年若非高門後輩,也是大有來頭的人物,不知因甚啟事惹了那大漢,累得那大漢奮力追逐,寧要難堪於他?”且看那少年隻悄悄向前一縱,姿式步法曼妙難言,就此避開了那大漢的淩厲一擊,若非高門後輩,名家風采,哪有如此了得的技藝。
世人這時已明白了那大漢用心的險惡。那大漢見世人臉上現鄙夷之色,麵上也不由訕訕,但也隻是一現罷了,隨即又隱去。
看那少年能有多大年紀,實在工夫實是有限的緊,如何能與那大漢的數十年功力相抗?但少年人年青氣盛,受不得旁人半點言語相激,果聽那少年哼道:“你又是甚麼豪傑豪傑了,也敢在小爺麵前聒噪,冇的沾汙了小爺的清聽,若識相的話,從速給小爺我滾得遠遠的,免得小爺多費手腳,讓你多吃瑣細苦頭。”他這一說,實是亮瞭然接下對方的應戰。那大漢也不憤怒,反而是笑嘻嘻的,實是令人費解。那大漢心中想道:“哼,先讓你這臭小子對勁一會兒,等下叫你嘗一嘗老子手腕的短長,就知是誰有苦頭吃了。”
此時恰是春末夏初的四月中旬之際,柳絲長垂,綠意盎然,沿道而行,舒暢之極。不一刻,兩人便到緩坡,走在坡上,身周綠蔭垂繞,不到半裡之遙,聞名大理的胡蝶泉已鮮明在望。
何故叫做胡蝶泉,乃因萬千胡蝶銜串齊聚而得名。通過石坊大門,來到石碑近前,但見其上大書“胡蝶泉”三個鎏金大字,字體清臒,雄渾遒勁,恰是前朝大理天子所書。當時大理國已亡,其境全由蒙古統領。如此盤曲而行百餘步,隻見古木聳入雲端,遮天蔽日,便有一方清泉嵌於其間,這泓碧綠的深潭,便是馳名的胡蝶泉了,泉約五十米周遭,深一丈有許,最深可達六丈餘。泉底滿是石鏡徹成,泉水澈底清麗已極。每逢蝶蝴泉會其間,胡蝶齊聚,人間嘉會,不管帝皇官宦,布衣百姓,特彆大理國的俊男秀女結隊成行,撫玩佳景,時而久之,商定成俗,遂於四月十五這一日胡蝶最盛期,乃定為胡蝶會。
當時適逢一年一度的胡蝶泉大會,大理城的百姓全都爭相觀閱,四方旅客亦已會聚其地,都為一睹此人間的罕見異景。雨季到來前,胡蝶泉四週數十裡清冷溫潤,八方彩蝶,歡聚而來,會聚樹蔭之上,翩躚起舞。胡蝶泉邊倒垂樹蔭枝丫之上,無數彩蝶,黃粉蝶,褐蛺蝶、白鳳蝶、黑鳳蝶,一隻咬著一隻尾部,構成萬千個蝶串,人來不驚,石投不散,頓成異景,令人讚歎不已。先人有詩為證:《西江月》有雲:“迷離蝶樹千胡蝶,銜尾如纓拂翠括。不到蝶泉誰肯信,幢影幢蓋蝶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