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白鹿青崖[第1頁/共6頁]
於九音忽道:“我這徒兒也是你幫我選定的吧,我想你阿誰關門弟子帶他前來必有深意,若說適逢其會也過分偶合了。”九嶷真人苦笑道:“又瞞不過你。”於九音笑道:“這個徒兒我很對勁,先謝過師兄了。“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這便是你為他取名青崖的原因吧。李岩資質不錯,卻不是用心修道,做個閒散野人的料。他有俠義之心,奉俠義之行,他所屬之處在於江湖,而不在淩雲。隻是任誰甫行走江湖之時便決計做個惡人,又有誰甫行走江湖之時冇有俠義之心,但願他走上阿誰混亂的江湖中去,不要被這亂世埋冇。一時行俠輕易,一世行俠難;一時明辨是非輕易,一世明辨是駁詰。不但靠你我教養,也看他本身的造化。”
於九音道:“戶部侍郎、京兆尹一夜隕命,懸首城門,天子大發雷霆之怒,最後派出了軍中第一妙手楊燁來緝捕我。楊燁要儘臣子之忠,又要全朋友之義,終究隻能是一場大戰。那次楊燁冇有留手,我輸了他一招,他也冇有拿我歸去覆命,隻說我落荒而逃,發誓不會再迴天都,也算是有個交代。而後我雖與他數度相見,卻再也冇有進過天國京都。誰知我數年後再迴天都,便是親見他死守紫微宮,被人圍攻,力竭而死。”說完喟然長歎,顯是憶起舊友。前人常說,白首如新,傾蓋仍舊,楊燁和於九音該當就是前麵一種吧。李岩見於九音陷於舊事,雖故意問其中細節,想了想,還是開口靜聽下去。
於九音道:“天下間行俠仗義之輩不差你一個,淩雲掌門可隻要一個。”
現在連偶然一走,周邊的弟子紛繁喝彩起來。連偶然畢竟是江湖上稀有的妙手,本日於九音大顯神威,擊敗了他,江湖中獲得傳訊,淩雲一派必將再漲陣容。但也有幾人麵顯憂色。
於九音正在室內打坐,見得李岩出去,便問他何事。李岩道:“弟子已想清楚了,隻怕做不得超凡脫俗之人。”於九音“哦”了一聲,待他解釋。李岩見於九音並未指責絕望之情,心中更是果斷,當下道:“弟子聽得師父說過,這世上有好多的好朋友,若不去交友一番便終老淩雲,弟子心中必有不甘;弟子未拜師時便在此處聞得師父解釋“俠義”之道,這世上又有好多的不平之事,唯有像師父一樣行走江湖,斬奸除惡,蕩儘天下不平,方不負一身武學!,是以弟子情意已決,隻怕有負掌門師伯厚愛了。”
他們久不在一起促膝長談,現在彷彿又回到了二人一起闖蕩江湖,闖下“淩雲雙傑”名號的光陰,不覺東方既白。
李岩聽了不由心神馳之,卻又問道:“師父,您的很多朋友就是在懲奸除惡時一同熟諳的,莫非這世上真的有那麼多的奸惡麼?”於九音臉上的笑容垂垂冷卻,深思半晌,方道:“是啊,這個江湖如果隻要這些好朋友那就好了,但是也有很多的不平之事啊。逼迫良善,剝削百姓也就罷了,多的是欺男霸女,逼良為娼之輩。我和師兄初時行走江湖,見得這等暴徒便毫不輕饒。厥後才發明,無根無底的也作不了大惡,窮凶極惡之輩又有幾個冇有背景,下自江湖,上至官府,皆是如此。我和師兄行俠仗義倒是利落了,卻也獲咎很多門派,結了很多仇敵,當然也少不了熟諳好多肝膽相照的朋友。我記得那是元熙三年,師兄回師門覆命,我本身去了天都,在那邊遇見一起極大的冤情,戶部侍郎郭騫的小兒子郭垣看上了一個屬官的女兒,非要納進府裡做小妾,人家不肯意,便通過乾係想方設法辦了一個瀆職之罪,免了官職,又造了假文書將阿誰女孩搶進府裡……到得厥後,以重金贖出來的時候,阿誰女孩已被折磨的不成人形。一家人慾上京兆府告狀,卻被郭騫派出的殺名片殺,我恰好遇見,便殺敗殺手,護送他們前去京兆府。不料早已被被郭騫打通乾係,判了個誣告之罪,杖刑五十,逐出府去,他們一家人投止無門,又不肯扳連我,便投河死了。”元熙三年乃是前朝的年號,而元熙九年,前朝便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