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負陰抱陽[第5頁/共6頁]
目睹山路難以拉開間隔,那民氣念一動,看著火線山道不走,直直奔著道旁絕壁,停也不斷,縱身從崖上躍了下去。李岩還不明白如何回事時,本身也到了絕壁邊,卻見那人身材騰空,猶自輕抬行動,禦空而行,冉冉落在了山下水麵,轉頭向李岩招了招手,踏波南去。李岩苦笑一下,再躊躇的話,以這位前輩的輕功轉眼就會離開視野,再追可就難了,當即也縱身越下。那人身處天賦之境,落下近百丈山澗遊刃不足,饒是李岩輕功高絕,也不敢有樣學樣。他算好高度,每下落一段間隔便提氣減緩落速,隻感覺耳旁風聲呼呼,可比山上追逐驚險多了。若此持續三次,他也落在了水麵上,看景象恰是上山時那條大溪。
以後遵循張真人假想,運轉功法,自查真氣本源。之前本身頂多核閱真元在經脈中流轉景象,此次卻要更進一步了。很久才發明真氣中並非獨占陽之一味,陽動而陰靜,陽浮而陰沉,陽大而陰微,陽聚而陰散,常日裡練功,隻道這些藏於陽中的陰勁是些雜氣殘餘,每想淬鍊提純而不成得,且在與常妙真真氣合流以後又強大了很多,厥後還非常擔憂,現在才知原因,這本就是陽中的純陰之氣。想必常妙真經脈中也包含了很多如許的純陽之氣。
《考注》的最後約有兩成內容儘是張真人對淩雲內功的評價,以及與本門武功的對比。此中重點註解了“負天絕雲”一番,最首要的一點便是這門功法與“正一教”心法“琴心三疊”的驚人類似。練氣的首要穴道、經脈類似也屬普通,天下間的內功心法又有幾個不會用到“氣海”、“膻中”等穴道的,又有哪一門會避開奇經八脈、十二端莊的。兩門功法也是如此,關頭在於行功途徑幾近完整相反,卻呈現了兩種屬性附近的絕頂功法,算得上獨特了。
李岩輕功向來高超,多少次對決勁敵都是仰仗著輕功身法取得勝勢,此時跟從那人前行,即便傾儘儘力也不能拉進分毫。那人道袍高冠,長袖飄飄,如同神仙禦風而行,不溫不火中儘顯嫻雅姿勢,若非山間樹木在他身邊飛速發展,僅看他神情法度還覺得他在林中安步。實在李岩吃驚,那人又何嘗不驚。
那人的“縮地成寸”之術放眼江湖也是一絕,二十年前與號稱“輕功天下第一”的“北盜”歐陽靖比較輕功,從幽州西山起,到京畿王屋止,一日之間在太行山脈難行之地競逐千裡,固然肇端是優勢,但憑著氣脈悠長與“縮地成寸”的玄門無雙輕功,止在王屋山下時他間隔歐陽靖也不過裡許。歐陽靖與他言道,以他內力輕功,再奔上兩個時候便要被反超,足見他輕功高絕。現在他已儘力發揮,竟然不能擺脫一個後生小輩,心中不免激起好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