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意氣之爭[第2頁/共5頁]
李岩如有所悟,忽道:“我明白了,便如一隻水桶,也隻能乘一桶水;又或者銀河年年眾多,便是河道不能包容夏季雪山融水的原因。那麼想包容更多的水,要麼換隻較大的水桶,要麼要更深的河道,更堅毅的河堤。”銀河是境內一條大河,自西南雪山東流入東海,年年夏季便發大水,朝廷稍一鬆弛便會變成澇災。
剛纔突圍時髦不感覺,倒得追兵漸遠,李岩方纔發明後背幾處痛的短長,伸手一摸滿是血,連番惡戰下來,氣味也非常不穩,內息至胸口處便呆滯不前;而張大通心中慚愧,冒死擋在前麵,受外傷更重。李岩心中焦心,發明前麵不遠便是於九音的琴心彆院,便上前拍門。
李岩叫聲“不好”,他長劍本未歸鞘,當下也使了一式“驚雷”,繞過張大通,刺向沈馳胸口。隻是沈馳早有算計,方纔他見張大通練習“亂影婆娑”非常諳練,心中便有計算;他知李岩是個勁敵,又怕他插手乾與,用心在張大通隔在他和李岩之間時脫手。現在李岩招數雖至,他仍然行不足力,先是在張大通左肩刺入寸許,才揮劍擋開開李岩進犯。
張大通聽得二人會商水桶啊、河堤啊,直覺的頭昏腦脹,卻又不敢插話,隻得閒坐靜聽。
江湖端方,兩邊參議技藝,一旦一方認輸,另一便利不能死纏爛打,更何況同門比劍。沈馳隻能抱拳行禮道:“承讓!”
沈馳見他使出“萬壑驚雷”,也暴露訝異之色,當下也是“萬壑驚雷”中的一個變招“燎天”,自下至上向刺來的長劍磕去,這下用了儘力,便要李岩長劍脫手,出個大醜。李岩本來使的是“萬壑驚雷”的第一個變招“輕行”,以疾刺為主,當下變成第七個竄改“斷嶽”,招式立即由劍的輕靈化為刀的霸烈。
李岩見沈馳行動沉凝,劍法法度森嚴,直取中宮,當下故意一試,起手便是風入鬆中的“萬壑驚雷”。風入鬆為入門劍法,本身不以套路為主,各招式多是後續進階劍法中的首要架式,練得好了後續習劍便事半功倍,“萬壑驚雷”倒是此中少有的一套殺招,腕力、內力缺一不成。
沈馳知他與周青冥交好,不敢過分,便轉頭看向張敬誠,見得張敬誠神采陰沉,向他點頭表示,便轉頭向李岩道:“請指教。”本來魏九常與曲九雲向來反麵,張敬誠曉得李岩來源,真讓人傷了李岩,天然有魏九常為他說話。沈馳知本身輕功不如敵手,當下便定下穩紮穩打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