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劉辯問事於田畝之間[第2頁/共3頁]
“陛下?”
“臣初入青州,便與黃巾賊徒大小奮戰十餘場,儘皆大勝,然,賊徒當中不乏純善百姓,孟德不忍棄陛下子民於不顧,乃分軍糧於民,民儘歸心陛下。”
“臣聽聞潁川荀氏有一對叔侄,乃是輔國良臣,臣願手劄一封,請他二人入朝為官。”
劉辯論罷,不顧身份,對著一眾莊稼漢拱手施禮。
“不知本地可容得下這四十萬之眾?”
“老頭子我…也冇甚麼大見地,但隻要一件事咱莊稼漢清楚。”
劉辯放慢了語速再說了一次,袁滂感覺先不提免除之事,好讓軍民一心。
李老伯怔怔地指著劉辯,劉辯瞧了疇昔,老伯立即縮回了手指,跪倒在地,他這一跪,田裡統統的莊稼漢全數跪倒在地。
劉辯那能犟得過長年勞作的老伯,撲通一下,他又跪進了泥地裡。
他看著洛陽地點的司隸州一時候有些舉棋不定。
劉辯接過函件一看。
“第一個彆例倒有些苗頭,老頭子我會立即上報莊長的,但是第二個嘛,人都吃不飽了,哪還不足糧餵雞鴨?”
張讓說罷還看了一眼劉辯。
劉辯見狀立即把手中輿圖交給了童淵,隨後把老伯扶起來,“快起來,我大漢的江山還要靠你們這些莊稼漢贍養嘞!”
“王越將軍英勇非常,卻仍有仁心,匹馬單騎殺入敵營陣斬敵首之餘,未曾亂殺婦孺,而以陛下天威示之,遂賊軍儘歸陛下。”
“是啊袁老,你就收這吧。”張讓立即說道。
“持續說,編撰戶籍以後,當不分軍農,儘數開墾農田荒地,這件事交給張常侍辦,牲口和耕具,皆有朝廷墊出,先免除上洛郡兩年賦稅,卿等可有貳言?”
“無戰事之時,可令軍兵耕作軍屯之地,且佃且守,隻需交納地租便可,殘剩糧食當場建倉,可供軍需。”
“陛下,草民不敢啊!”
“臣,曹孟德,三拜九叩。”
劉辯行事雷厲流行,不但大臣們聽到了他的號令,連田裡的莊稼漢們也聽到了。
“此言有理,此事分為三步解法,其一將官當以身作則,其二兵士糧餉不成拖欠,其三須明正典刑,如有軍士劫奪者,當斬不赦!”
“要說這國運呀,除了陛下,也就咱莊稼漢最能曉得!這土肥不肥,氣候好不好,還不是看一眼就曉得的事兒?”
劉辯看了隻好搖了點頭,“你們是我大漢的衣食父母,更是我大漢的子民,朕要你們站直了!”
劉辯論完,身後的臣子嚇得儘皆跪倒,可地裡的莊稼漢們卻垂垂挺起了腰板。
袁、唐兩老聞言,深知此中短長,立即將張讓摁到了蔡邕身邊,張讓剛裝完,本來還在對勁,卻犟不過倆老頭,特彆是劉辯的嶽飛,隻得仍由他們裹挾。
“這是何意?就是說,大漢待老百姓好,大漢便好,大漢對老百姓不好,這天下事否姓劉猶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