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覆漢 > 第二十三章 幘巾

第二十三章 幘巾[第1頁/共6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全盛期間,天子本人都常常來太學聽課講課,而在此地就讀的太門生更是一度多達三萬多人!

恰是在這廁所裡,這蔡邕蔡伯喈遭碰到了人生中最慘烈的一次打擊。

“彆的臨時不說,”一番講授後,蔡邕畢竟是率先開口表示附和。“這問號與歎號還是很得當的,《詩經》中有些辭句感情豐沛而天然,便是氓首也曉得是問句與歎句。至於冒號與引號,《論語》更是第一個少不了,劉公與盧公不愧是海內大儒,我當上表朝廷將這些標識立為標準……”

不是冇人感覺這兩位提攜掉隊的姿勢太孔殷了些,也不是冇人想站出來講兩句。但是此次工程的主管者,也就是當朝元老楊賜卻率先淺笑點頭,對此表達了認同,乃至還專門把曾經聽過名字的公孫瓚與公孫珣兄弟叫上前來細心鼓勵了一番……搞得其彆人底子不好再說些甚麼。

“《關雎》乃是《詩經》開經第一篇,天下人都會朗讀,又如何會有甚麼訛奪呢?”

話說,人家蔡邕畢竟是個肚子裡有貨的人,他細諦聽這兄弟輪番站出來給太學中人講授標點,也是感覺絕妙……能不妙嗎?想當年晚清有大臣出洋,到了外洋看到這麼多標點標記,第一反應就是記下來,然後再帶歸去攻訐一番,說洋鬼子就曉得搞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亂糟糟的冇啥用!誰成想把這玩意先容出去,當即就被遍及利用了起來。

此言一處,隻聽到那兩個公孫家的小子一同大笑,然後笑聲中異化著那公孫越忿忿然的腳步聲……由近到遠,竟然是直接走人了。

並且人家公孫珣還說了,這都是遵循《詩經》以及古文中典故來安排的,比如甚麼“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木瓜;另有“芙蓉蓋而菱華車兮,紫貝闕而玉堂”的菱角;以及“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的板栗……

而恰好劉寬也好,盧植也罷,不曉得為甚麼,對這幾個複姓公孫的邊郡小子卻都格外看重,乃至之前還一起把監督石碑的事情交給了這幾個嘴上冇毛的小子!

“那是那裡訛奪了嗎?”蔡邕持續詰問。

早拿出來我早寫上了就是了,非得等我辛辛苦苦滿頭大汗的寫完了,然後搖著頭說我寫的不對?想博出位也犯不著踩我吧?

“兄長,那蔡郎中也是天下名流,”最早開口的乃是阿誰年級最小叫公孫越的,聽他這話另有幾分實在。“你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拿他做筏呢?”

冇錯,數日前石經的預備事情正式灰塵落定,盧植也被下旨入東觀‘修書’。但是對此早有預感的盧教員畢竟是又搞了一出一件令人側目標事情。他在諸位大儒、博士一起來太學這裡選址的時候,俄然當眾指定了本身的弟子公孫珣與公孫越來為《毛詩》的銘記擔負監督……說這二人膽小心細,且已經精通經傳,足以擔此重擔。而一旁的劉寬劉婆婆嗬嗬一笑,乾脆也把公孫瓚和王邑從身後喊了出來,說了一番差未幾的話。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