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2頁/共6頁]
“郎君返來了!”
瞭望院中古木,烏髮隨風輕揚,桓容長舒一口氣,嘴邊噙著一抹含笑。
鼓聲起,五艘輕舟如同五支利箭,破開安靜的水麵,頃刻疾射而出。
鹽瀆僅是千戶縣城,節慶的範圍天然比不上都城。但顛末數月的運營,城內百姓日漸充足,流民錄籍安居,本年的節慶氛圍遠超昔日。
“並未。”
仁義?
“然。”
“阿父。”
想到秦璟曾在途中遭受費事,秦玦不免生出不祥猜想。
庾柔庾倩斬首,殷涓徙千裡,庾希不知去處?
“桓氏郎君相贈。”
秦策看著兒子,再看看輿圖,很久無語,表情委實難以描述。
“你把青銅劍送了他?”
舟上俱為及冠而立的青壯,均是隻著短衣布褲,敞開胸懷,暴露結實的胸膛。
“阿兄!”
看到跟在秦璟身後的寥寥數人,秦玦驚奇問道:“阿兄,秦雷秦儉呢?”
秦璟放開圖紙,在場世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氣。雖有之前的經曆,看到如許切確的北地理圖,還是讓世人驚奇不已。
“甚麼?”
好名聲嗎?
桓容站在人群中心,四周俱是健仆環繞。
“阿父,兒此番南下,運回五船鹽糧。”
遠在鹽瀆的桓容,天然不曉得西河郡都產生了甚麼。
節日當天,鹽瀆城內一片歡鬨。
“鹽糧臨時留在洛州,如何分撥全由阿父做主。”
如果是建康,輕舟的數量要多出數倍,更要分作水軍和水馬。
總之,毫不留這幾個燙手山芋。
父子一番商討,決定臨時按兵不動,端看鄴城作何反應。
“能想出此等戰略的,唯有苻堅重用的王猛。”
舟上的壯丁齊齊劃動木槳,在鼓聲中喊著號子,爭相彆過船頭,衝向拉起紅絹的起點。
看到第一艘衝過起點的飛舟,不由笑道:“典魁贏了。”
人們顛沛流浪,朝不保夕,卻勇於歌出心中的熱忱,不被世俗監禁。
“阿兄,該不是他們都……”
過甕城以後,多數馬隊轉道往虎帳休整,傍晚之前需再次出巡,謹防有亂兵混入,獨一數名部曲隨兩人回府。
“長安傳出動靜,苻柳將要鎮守平陽,這些氐人曾經助王猛追殺叛-亂部眾,唯恐被苻柳抨擊,這才連夜出逃,隻帶著隨身金飾,連地盤都不要了。”
秦璟和秦玦走進室內,秦策正對著一幅輿圖皺眉。
在戰亂之地,“仁義”兩字多數時候可不是褒義。
“郎君,建康來信。”
“兒身懷此圖,需儘快呈於阿父,不便運送鹽糧。”秦璟一邊說著,自懷中取出絹布裹著的輿圖和水車圖。
逼反慕容垂不過是開胃菜,計齊截定還留有背工。可惜的是,王猛戰略再好,趕上苻堅如許的主公,還是要打個扣頭,乃至回城虧本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