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弩炮箭銃[第1頁/共4頁]
方天祿說到此處,又用手指著耳軸處所刻的幾行小字,緩緩道:“其三便是這裡,這些所刻間隔,是師父前些日子試炮時,轉動炮身凹凸,幾次發彈丸,大抵所得。當時便模糊感覺藥室裡火藥多少附近時,這鐵炮凹凸轉動多少,與彈丸所落遠近彷彿大有關聯!彷彿炮口轉在偏靠中間處,所發彈丸落得最遠。但是彈丸落在那邊,彷彿又像是一門高深的算學,我遍想古今怪傑所著文籍,皆無與此相乾之說。師父苦思冥想多日也是腦海渾沌,一無所悟!”
柳少陽自探聽方天祿說到改革鐵炮已然造出,心中便已按耐不住。隻想前去一看究竟,又陪方天祿喝了幾杯,便孔殷道:“師父,您帶徒兒去瞧瞧這尊鐵炮去吧!”
方天祿聽了柳少陽這話,抬頭又飲了一杯,笑罵道:“我就曉得你急著要看!你這徒兒打小見了希奇的東西,便想著一看究竟,連喝酒都不叫師父喝個痛快。這鐵傢夥眼下就放在兵械庫裡,師父這就帶你去瞅瞅,紮眼還能看了你走了這一年,莊子裡打造出來的其他幾樣物件。”說著站起家來。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候看正版內容!
柳少陽從方天祿手中取過手銃,握在手裡細心檢察。這柄手銃長不到兩尺,也由前膛、藥室、尾銎三處構成,一旁方天祿接著道:“為師的這把手銃,可與平常手銃有些分歧。平常手銃以藥匙盛入火藥,再安排鉛丸幾次舂實,過程遲緩煩瑣。這把手銃藥室旁開暗槽,一發放完扣開暗槽填滿火藥,再合上暗槽便可。手銃前膛嵌有轉膛,擊發鉛丸時用機括扣住,要裝填下發時扭出轉膛,安排鉛丸便可。師父給這把銃起了個名字,喚作‘淩天銃’!”
再看其他幾行字,也都是刻著轉動處射出彈丸所落的大抵間隔,想必是試發之時察看下所刻。一眼看去,整架炮車八尺見方,好像一尊巨獸,不由嘖嘖稱奇。
“再者這炮彈射出,全賴火藥燃燒之力!這尊炮點竄如此,彈丸射出五六百步彷彿已不成再遠。若要再加射程,非得在各佈局機括上大有竄改不成,師父接連苦思十餘天還尚未窺得門徑。”
柳少陽見方天祿思慮如此,唯恐師父積勞成疾,想了想正色道:“師父,疇前兩軍對壘,遠攻之東西不過弓弩石車。這火銃鐵炮,是這些年纔有的東西罷了!比如來日巨焰,此時機會不到,隻能是星火微光。由此看來,師父的疑問大可來日漸漸考慮,不成也儘可留給後代之人揣摩。”
說到此處,頓了頓道:“何況太上道祖有言曰:‘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敷者補之。’師父您的才乾人間少有,明庭的這些個弓弩火器在你手中,短短幾年便已大有改進,實在是了不起的成績!而在此奇難古怪之處猛廢心力,有如‘高者’不抑,豈不與天道有悖。依徒兒之見,這幾處疑問半晌之間孔殷不得。機會到時,定能如水到渠成般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