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投降[第1頁/共4頁]
如秋津洲號的標準排水量為3100噸,長91.7米,寬13.14米,艦員330人;須磨號、明石號標準排水量2700噸,長93.5米,寬12.24米,艦員310人。而嶽陽艦的標準排水量為3600噸,比日艦大不了多少,但長135米,寬16米,較著大出兩三號,而艦員隻要180人;襄陽艦的標準排水量為2250噸,還不如日艦,但長115米,寬14米,艦體卻要比三艘日艦都要大,而艦員隻要170人。
肖建軍道:“嶽陽艦和襄陽艦在我們穿越之前,也能夠算是先進程度,而在這個期間就是殲星艦了,打這幾艘日艦絕對是綽綽不足。不過能夠抓到四百多名俘虜,應當能夠獲得更多有關大沽口的環境。我們現在獲得的諜報實在太少了,但願這些日本俘虜曉得的環境能多一些,讓我們製定的打算也就能更有針對性,如許攻占大沽口的機率也就能更高。”
本來嶽陽艦、襄陽艦另有賣力援助登岸軍隊的任務,並且在海戰其間,司令部己經向登岸軍隊派出了援助兵力,由長白山艦運載解纜,同時又派與嶽陽艦同型的三亞艦為長白山艦護航,也是代替嶽陽艦、襄陽艦的任務。因而司令部才決定招回嶽陽艦、襄陽艦,但願體味這一戰的詳細顛末,並且總結這一戰的經曆。現在穿越艦隊最貧乏的就是實戰經曆,是以每一次戰役都是非常可貴的經曆,需求好好的總結。
尚晉峰道:“這好辦,明石號就停遠一點,不要呈現到幾艘客滾船麵前就行了,至於俘虜的日兵,四百多人並不算太多,彆的兵艦裝不下,但長白山艦的空間大必然是能夠裝下的,估計現在長白山艦也快返來了。”
肯定了明石號是真的投降,***才命令派三十名流兵乘橡皮艇登上明石號,接管明石號的投降,同時封閉炮仝,隻留下少數付責動力和帆海及維修的日本兵士總計五十三人,其他全數都轉移到襄陽艦上去,並且終究還留下了二十名兵士,監督剩下的日本兵士。
當代艦船的資訊化、主動化程度很高,加上減少裝甲,薄皮大餡,是以在一樣的噸位下,艦體要遠比這個期間的艦船大很多,而艦員要遠遠比這個期間的艦船少。
而這時秋津洲號己全完沉入大海,從秋津洲號上逃出來的日本兵士在嶽陽艦的炮口威脅之下,也隻能老誠懇真的靠近過來,全數向嶽陽艦投降,同時還救起了十幾名須磨號上的兵士,而先前去救濟龍田號、愛宕號的救生艇也趕過來與嶽陽艦彙合,兩艘救生艇一共救起了三十一名日本兵士。
明石號的海員是三百一十人,因為是全艦投降,是以艦上絕大多數日本兵士都得以活命,也占了全數俘虜的六成以上,被轉移到襄陽艦上的達到了二百一十二人。成果俘虜的人數,比兩艦的艦員還多。